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彡

部外 4

總筆畫 7

形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2488

左右結構

1132333

五筆

倉頡

鄭碼

fjet

tthhh

bdnp

部首 彡 部外 4總筆劃 7

擴展B 22488筆順 1132333

𢒈 基本解釋

● 𢒈


  1. 同“形”。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鼎部》:“形,字亦作𢒈。”一說“㣋”的訛字。《字彙•彡部》:“𢒈,古文丹字。”《康熙字典•彡部》:“㣋,《字彙》譌作‘𢒈’,非。今改正。”
【漢典】
【寅集下】【彡】 形·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形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𢒈”字頭,请參考“形”字。)
【寅集下】【彡】 形·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唐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正韻】奚經切,𠀤音邢。【說文】象形也。【釋名】形有形象之異也。【易·乾卦】品物流形。

又【繫辭】在地成形。

又【玉篇】形,容也。【書·說命】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傳】審所夢之人,刻其形象。【穀梁傳·桓十四年】望遠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註】貌,姿體。形,容色。

又【韻會】形,體也。【前漢·楊王孫傳】形骸者,地之有也。

又【正韻】現也。【大學】此謂誠於中,形於外。

又骨露也。【禮·曲禮】居喪之禮,毀瘠不形。【註】形謂骨見。

又地勢也。【史記·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國。【註】得形勢之勝便者。【前漢·鼂錯傳】臣聞用兵臨戰合刅之急者。一曰得地形。

又器也。【史記·秦本紀】飯土塯,啜土形。【註】如淳曰:土形,飯器之屬,瓦器也。◎按與鉶同。

【漢典】
【卷九】【彡】

形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𢒈”字頭,请參考“形”字:)
【卷九】【彡】
『說文解字』

象形也。从彡幵聲。戶經切

『說文解字注』

(形)象也。各本作𧰼形也。今依韵會本正,𧰼當作像。謂像似可見者也。人部曰:像,似也。似,像也。形容謂之形,因而形容之亦謂之形。六書二曰:像形者,謂形其形也。四曰:形聲者,謂形其聲之形也。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分偁之,實可互偁也。左傳:形民之力,假爲型模字也。易:其形渥,假爲㓝罰字也。从彡,有文可見,故从彡。幵聲,戸經切。十一部。按枅筓字皆古兮切。研字五堅切。幵聲古音俟考。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㣊
    2. 彩
    3. 彦
    4. 篸
    5. 鬱
    6. 㣓
    7. 彮
    8. 㣍
    9. 影
    10. 㣑
    11. 彭
    12. 㣉
同筆畫
    1. 汧
    2. 希
    3. 忮
    4. 庌
    5. 肜
    6. 㭉
    7. 圻
    8. 吹
    9. 刪
    10. 吺
    11. 㽗
    12. 医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