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大

部外 14

總筆畫 17

喪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168F

上下结构

13444331344433415

五筆

倉頡

鄭碼

duun

kckcv

gdus

部首 大 部外 14總筆劃 17

統一碼 2168F筆順 13444331344433415

𡚏 基本解釋

© 漢典
【丑集下】【大】 𡚏·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4

𡚏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大】 𡚏·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4

【字彙補】古文喪字。註詳口部九畫。

© 漢典
【卷二】【哭】

喪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𡚏”字頭,請參考“喪”字:)
【卷二】【哭】
『說文解字』

亾也。从哭从亾。會意。亾亦聲。息郎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喪)亡也。亡部曰。亡、逃也。亡非死之謂。故中庸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尙書大傳曰。王之於仁人也。死者封其墓。況於生者乎。王之於賢人也。亡者表其閭。況於在者乎。皆存亡與生死分別言之。凶禮謂之喪者、鄭禮經目錄云不忍言死而言喪。喪者、棄亡之辭。若全居於彼焉。己失之耳。是則死曰喪之義也。公子重耳自偁身喪、魯昭公自偁喪人。此喪字之本義也。凡喪失字本皆平聲。俗讀去聲、以別於死喪平聲。非古也。从哭亡。亡亦聲。此從禮記奔喪之禮釋文所引。息郞切。十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奁
    2. 奪
    3. 奨
    4. 㚟
    5. 奘
    6. 奍
    7. 失
    8. 奂
    9. 夿
    10. 奧
    11. 奊
    12. 夯
同筆畫
    1. 㬦
    2. 礁
    3. 轁
    4. 燱
    5. 镢
    6. 嚓
    7. 薹
    8. 氊
    9. 殬
    10. 瀡
    11. 嚈
    12. 㘎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