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囗

部外 7

總筆畫 10

古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11E3

全包围结构

253512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lwdd

wcjr

jdej

部首 囗 部外 7總筆劃 10

統一碼 211E3筆順 2535122511

𡇣 基本解釋

© 漢典
【丑集上】【囗】 𡇣·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𡇣 《康熙字典》

【丑集上】【囗】 𡇣·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字彙補】古文古字。註詳口部二畫。

© 漢典
【卷三】【古】

古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𡇣”字頭,請參考“古”字:)
【卷三】【古】
『說文解字』

故也。从十、口。識前言者也。凡古之屬皆从古。𠖠,古文古。公戶切〖注〗臣鉉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注〗𡇣,古文古。

『說文解字注』

(古)故也。邶風、大雅毛傳曰。古、故也。攵部曰。故、使爲之也。按故者、凡事之所以然。而所以然皆備於古。故曰古、故也。逸周書。天爲古。地爲久。鄭注尚書稽古爲同天。从十口。識前言者也。識前言者口也。至於十則展轉因襲。是爲自古在昔矣。公戸切。五部。凡古之屬皆从古。


(𠖠)古文古。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㘝
    2. 囱
    3. 固
    4. 四
    5. 圇
    6. 園
    7. 㘟
    8. 囼
    9. 囦
    10. 囲
    11. 圌
    12. 龱
同筆畫
    1. 洖
    2. 弳
    3. 䧓
    4. 䓈
    5. 毩
    6. 㙁
    7. 烶
    8. 悝
    9. 珦
    10. 䄆
    11. 舀
    12. 诿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