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口

部外 19

總筆畫 22

嚴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116E

上下結構

2512512511334431225154

五筆

倉頡

鄭碼

kkkc

rrmbe

jjjx

部首 口 部外 19總筆劃 22

擴展B 2116E筆順 2512512511334431225154

𡅮 基本解釋

● 𡅮


  1. 同「嚴」。
【漢典】
【丑集上】【口】 嚴·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7

↳嚴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𡅮」字頭,请參考「嚴」字。)
【丑集上】【口】 嚴·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7

〔古文〕𡅾【唐韻】語杴切【集韻】魚杴切【韻會】疑杴切,𠀤音䉷。【說文】本作𡃫。敎命急也。

又【爾雅·釋詁】嚴,敬也。【書·皋陶謨】日嚴祇敬六德。

又【玉篇】威也。【禮·祭義】嚴威儼恪。【疏】嚴謂嚴肅。

又尊也。【禮·大傳】收族故宗廟嚴。【註】嚴猶尊也。【史記·游俠傳】諸公以故嚴重之。

又【廣韻】嚴,毅也。

又【前漢·史丹傳】聲中嚴鼓之節。【註】李奇曰:莊嚴之鼓節也。

又【韻會】戒也。昏鼓曰夜嚴。

又【正字通】寒氣凜冽曰嚴。【李白詩】霜朽楚關木,始知殺氣嚴。

又【正字通】敵將至,設備曰戒嚴。敵退,弛備曰解嚴。

又姓。【戰國策】嚴遂政議直指舉韓傀之過。【正字通】漢明帝諱莊,攺莊助爲嚴助,莊光爲嚴光。

又【史記·封禪書】諸布諸嚴諸逑之屬,百有餘祠。

又嚴道,縣名。【史記·鄧通傳】啺鄧通蜀嚴道銅山。

又【韻會】州名。隋睦州,宋攺嚴州。

又【前漢·元帝紀】嚴篽池田。【註】晉灼曰:嚴籞,射苑也。

又國名。【後漢·西域傳】嚴國在奄蔡北,屬康居。

又【正字通】樹名。【一統志】瓊州有嚴樹,擣皮葉,浸水,和以釀,數日成酒,能醉人。

又與莊同。【周禮·秋官·小司寇註】鍼嚴子爲坐。【釋文】嚴,劉音莊,左傳作莊。漢明帝名莊,攺爲嚴。【後漢·𨻰紀傳】不復辦嚴卽時之郡。【註】嚴讀曰裝。【風俗通】汝南應融義高,聞之驚愕,卽嚴便出。○按《詩》商頌,下民有嚴。朱子叶剡剛反,與下遑叶。古嚴與莊本同音,故漢避明帝諱,攺嚴爲莊,似不必別增叶音也。

又【集韻】魚銜切。巖字省文。詳山部巖字註。

又【五音集韻】五犯切。與儼同。【詩·大雅】有嚴天子。【傳】嚴然而威。【釋文】嚴,毛讀魚檢反,鄭如字。【書·無逸】嚴恭寅畏。【釋文】作儼。◎按皐陶謨《釋文》亦云又魚檢反。【荀子·儒效篇】嚴嚴兮其能敬已也。【註】嚴或作儼。

又【集韻】魚窆切,音驗。酷也。

 

【漢典】
【】【】

𡅮 《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古文嚴。
【漢典】

𡅮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嚴」㝬鐘西周晚期集成260 「嚴」郭.五.22 「嚴」睡.為4 「嚴」說文古文 「嚴」老子甲後189 「𡅮」
「嚴」虢叔旅鐘西周晚期集成244 「嚴」說文‧吅部 「嚴」孫臏43
「嚴」番生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326 「嚴」孔龢碑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嚴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味
    2. 咡
    3. 噆
    4. 噙
    5. 嘻
    6. 啯
    7. 咒
    8. 噭
    9. 啢
    10. 㗮
    11. 㗙
    12. 嚫
同筆畫
    1. 鷬
    2. 韣
    3. 䜡
    4. 邐
    5. 韄
    6. 韂
    7. 鰼
    8. 讅
    9. 讄
    10. 鬚
    11. 鷐
    12. 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