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口

部外 16

總筆畫 19

譸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10EE

左右结构

251431515121121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kuxj

rtna

jubk

部首 口 部外 16總筆劃 19

統一碼 210EE筆順 2514315151211212511

𡃮 基本解釋

© 漢典
【丑集上】【口】 𡃮·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6

𡃮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𡃮·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6

【字彙補】古文譸字。註詳言部十四畫。

© 漢典
【卷三】【言】

譸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𡃮”字頭,請參考“譸”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詶也。从言壽聲。讀若醻。《周書》曰:“無或譸張爲幻。”張流切

『說文解字注』

(譸)詶也。按詶、詛也。則譸亦詛也。从言。壽聲。讀若醻。張流切。三部。周書曰。無或譸張爲幻。無逸文。釋訓曰。侜張、誑也。毛詩作侜張。他書或作侏張。或作輈張。皆本無正字。以雙聲爲形容語。此偁譸張。訓誑不訓詶。是亦假借之理也。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唘
    2. 嘲
    3. 嚓
    4. 嗎
    5. 嚱
    6. 噼
    7. 嚗
    8. 㖲
    9. 嚘
    10. 嚖
    11. 嘌
    12. 啂
同筆畫
    1. 鞾
    2. 鏬
    3. 饉
    4. 㶄
    5. 穧
    6. 壡
    7. 䭖
    8. 轐
    9. 壚
    10. 麗
    11. 攌
    12. 鵾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