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又

部外 8

總筆畫 10

更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B4D

上下結構

1452413454

五筆

倉頡

鄭碼

fcu

mbe

fvxs

部首 又 部外 8總筆劃 10

擴展B 20B4D筆順 1452413454

𠭍 基本解釋

● 𠭍


  1. 同「更」。
【漢典】
【子集下】【又】 𠭍·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8

𠭍 《康熙字典》

【子集下】【又】 𠭍·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8

【字彙補】同更。

【漢典】
【卷三】【攴】

↳更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𠭍」字頭,请參考「更」字:)
【卷三】【攴】
《說文解字》

改也。从攴丙聲。古孟切。又,古行切

《說文解字注》

(更)改也。更訓改,亦訓繼。不改爲繼,改之亦爲繼,故小雅毛傳曰:庚,續也。用部庸下曰:庚,更事也。列子云:五年之後,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七年之後,從心之所念庚無是非,從口之所言庚無利害。皆假庚爲更。今人分別平、去二音,非古也。从攴丙聲。古孟切。又古行切。古音在十部。

【漢典】

𠭍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更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㕠
    2. 㕝
    3. 叛
    4. 又
    5. 収
    6. 叡
    7. 㕛
    8. 叕
    9. 叠
    10. 取
    11. 叏
    12. 叞
同筆畫
    1. 轼
    2. 脒
    3. 砾
    4. 逢
    5. 枽
    6. 鸴
    7. 畝
    8. 峾
    9. 㫩
    10. 䬢
    11. 夎
    12. 倴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