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iào

ㄅㄧㄠˋ

部首 又

部外 4

總筆畫 6

殍 莩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B2A

上下結構

344354

五筆

倉頡

鄭碼

ecu

be

pvxs

拼音 biào

注音 ㄅㄧㄠˋ

部首 又 部外 4總筆劃 6

擴展B 20B2A筆順 344354

𠬪 基本解釋

● 𠬪

biào ㄅ〡ㄠˋ《廣韻》平表切,上小並。宵部。


  1. 給予,付給。《説文•𠬪部》:「𠬪,上下相付也。」
  2. 物落。《説文•𠬪部》:「𠬪,物落……讀若《詩》『摽有梅』。」
  3. 餓死的人。後作「殍、莩」。《玉篇•𠬪部》:「𠬪,今作莩。」
【漢典】
【子集下】【又】 𠬪·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4

𠬪 《康熙字典》

【子集下】【又】 𠬪·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4

【玉篇】平表切,瓢上聲。【說文】物落,上下相付也。从爪从又。【玉篇】今作檦莩。【集韻】又作𦭼。

又【集韻】婢小切。與摽通,落也。

【漢典】
【卷四】【𠬪】

𠬪 《說文解字》

【卷四】【𠬪】
《說文解字》

物落;上下相付也。从爪从又。凡𠬪之屬皆从𠬪。讀若《詩》“摽有梅”。平小切

《說文解字注》

(𠬪)物落也。也字依韵㑹補。草曰苓,木曰落。引伸之凡物皆曰落。上下相付也。付,与也。从爪又。以覆手与之,以手受之,象上下相付。凡物陊落皆如是觀。凡𠬪之屬皆从𠬪。讀若詩摽有梅。見周南。毛曰:摽,落也。按摽,擊也。毛詩摽字正𠬪之假借。孟子:野有餓莩。趙曰:餓死者曰莩。詩云莩有梅。莩,零落也。丁公箸云:莩有梅,韓詩也。食貨志:野有餓𦭼。鄭氏𦭼音蔈有梅之蔈。孟子作莩者,𦭼之字誤。漢志作𦭼者,又𠬪之俗字。韓詩作𠬪是正字,毛詩作摽是假借字。鄭德作蔈,亦假借也。鄭風:風其漂女。毛曰:漂猶吹也。毛意漂亦𠬪之假借。平小切。二部。

【漢典】

𠬪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殍
莩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俵(biao4)
    2. 鳔(biao4)
    3. 䞄(biao4)
    4. 㧼(biao4)
    5. 摽(biao4)
同部首
    1. 叚
    2. 収
    3. 叔
    4. 㕚
    5. 㕝
    6. 㕠
    7. 㕞
    8. 叞
    9. 及
    10. 﨎
    11. 叏
    12. 叐
同筆畫
    1. 舌
    2. 辿
    3. 欢
    4. 芖
    5. 阯
    6. 驰
    7. 后
    8. 㣊
    9. 劦
    10. 执
    11. 仳
    12. 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