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厶

部外 12

總筆畫 14

㕙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0B0D

左右结构

54343543525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cwtq

ienau

zsjr

部首 厶 部外 12總筆劃 14

統一碼 20B0D筆順 54343543525135

𠬍 基本解釋

© 漢典
【子集下】【厶】 𠬍·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2

𠬍 《康熙字典》

【子集下】【厶】 𠬍·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2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倫切,音皴。狡兔名。【戰國策】東郭𠬍,天下之狡兔也。【韓愈·毛穎傳】居東郭者𠬍。

又【唐韻】子峻切【集韻】【韻會】祖峻切,𠀤音俊。

又【韻會】逡緣切【正韻】且緣切,𠀤音詮。義𠀤同。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㕘
    2. 厺
    3. 参
    4. 亝
    5. 厶
    6. 厸
    7. 县
    8. 厼
    9. 㕙
    10. 叆
    11. 厽
    12. 叁
同筆畫
    1. 䁎
    2. 䙈
    3. 㮫
    4. 㾱
    5. 銌
    6. 辗
    7. 磋
    8. 箢
    9. 䭺
    10. 鉶
    11. 㒄
    12. 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