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部首

異體字

dǐ

部首 厂

部外 4

總筆畫 6

抵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0A3F

左上包围结构

133515

五筆

倉頡

鄭碼

dqav

mhvp

ggrh

拼音 dǐ

部首 厂 部外 4總筆劃 6

統一碼 20A3F筆順 133515

𠨿 基本解釋

© 漢典
【卯集中】【手】 抵·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抵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𠨿”字頭,請參考“抵”字。)
【卯集中】【手】 抵·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古文〕𠥯【唐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𠀤音邸。【說文】擠也。

又觸也。【前漢·禮樂志】習俗薄惡,民人抵冒。【註】抵,忤也,冒犯也。

又當也。【史記·高祖紀】傷人及盜抵罪。【註】謂使各當其罪。【前漢·武帝紀】元封三年,作角抵戲。【註】兩兩相當,角力角技藝射御,故名角抵。

又與觝通。【張騫傳】又作角氐。

又至也。【前漢·杜延年傳】或抵其罪法。【註】特致之於罪法。

又【禮·樂志】草木零落,抵冬降霜。

又歸也。【前漢·項籍傳】抵櫟陽史司馬欣。【註】相歸抵也。亦通作邸。

又拒也。【前漢·梁平王傳】抵讕置辭。

又【田延年傳】延年抵曰:無有是事。【註】抵,拒諱也。

又擲也。【後漢·禰衡傳】劉表嘗與諸文人共草章奏,衡見之,毀以抵地。

又大抵,猶言大凡。【史記·酷吏傳】大抵盡詆以不道。【漢書】作大氐。【註】大歸也。

又【集韻】或作掋。

又直皆切,音㜨。亦擠也。

又【韻會】掌氏切【正韻】諸氏切,𠀤音紙。同扺。擊也。【戰國策】蘇秦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抵掌而談。【前漢·朱博傳】奮髥抵几。詳扺字註。

© 漢典
【卷十二】【手】

抵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𠨿”字頭,請參考“抵”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擠也。从手氐聲。丁礼切

『說文解字注』

(抵)擠也。排而相歫也。从手。氐聲。丁禮切。十五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厲
    2. 辰
    3. 㕃
    4. 厐
    5. 㕐
    6. 厪
    7. 厬
    8. 㕂
    9. 厑
    10. 厵
    11. 厅
    12. 兏
同筆畫
    1. 乪
    2. 乮
    3. 冰
    4. 贠
    5. 杂
    6. 优
    7. 芒
    8. 劣
    9. 芅
    10. 忓
    11. 汌
    12. 光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