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卜

部外 3

總筆畫 5

剝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9D3

左右結構

24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hvyy

yshi

idys

部首 卜 部外 3總筆劃 5

擴展B 209D3筆順 24534

𠧓 基本解釋

● 𠧓


  1. 同「剥」。
【漢典】
【子集下】【卜】 𠧓·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3

𠧓 《康熙字典》

【子集下】【卜】 𠧓·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3

【集韻】與剝同。

【漢典】
【卷四】【刀】

↳剝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𠧓」字頭,请參考「剝」字:)
【卷四】【刀】
《說文解字》

裂也。从刀从录。录,刻割也。录亦聲。𠚩,剥或从卜。北角切

《說文解字注》

(剝)裂也。衣部曰:裂,繒餘也。謂𣧻破也。夏小正:二月剝鱓,以爲𡔷也。八月剝瓜,畜瓜之時也。剝棗。剝也者,取也。栗零。零也者,降也。零而後取之,故不言剝也。按剝鱓者,謂殘其皮:剝瓜棗者,謂殘其實,其用一也。皮部曰:剝取獸革。與剝鱓合。孔子易傳曰:致飾,然後通則𧗊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𧗊,剝竆上反下,故受之以復也。按此是剝訓𧗊,裂則將𧗊矣。豳風假剝爲攴:八月剝棗。毛曰:剝,擊也。音義云:普卜反。故知剝同攴也。小正傳云取,毛傳云擊,此後人訓詁必密於前人也。从刀彔。彔,刻也。說從彔之意。彔下云:刻木彔彔也。破裂之意。彔亦聲。北角切。三部。一曰剝,割也。此别一義,與上義相通。按此篆解說,合二徐本及尚書泰誓正義宋刻本參定。

(𠚬)剝或从⺊。⺊聲也。

【漢典】

𠧓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剝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卧
    2. 㔽
    3. 禼
    4. 卢
    5. 卣
    6. 卨
    7. 卟
    8. 卤
    9. 卦
    10. 卞
    11. 占
    12. 卜
同筆畫
    1. 刉
    2. 汁
    3. 正
    4. 头
    5. 讱
    6. 且
    7. 冮
    8. 令
    9. 电
    10. 阠
    11. 加
    12. 忇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