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十

部外 8

總筆畫 10

單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09A4

上下结构

2521251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jjfj

awj

kked

部首 十 部外 8總筆劃 10

統一碼 209A4筆順 2521251112

𠦤 基本解釋

© 漢典
【丑集上】【口】 單·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單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𠦤”字頭,請參考“單”字。)
【丑集上】【口】 單·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唐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𠀤音丹。【說文】大也。

又【書·洛誥】乃單文祖德。【傳】單,盡也。【詩·小雅】俾爾單厚。【箋】單,盡也。【禮·郊特牲】惟爲社事單出里。【鄭語】夏禹能單平水土。【晉語】單善而內辱之。

又【揚雄·甘泉賦】單埢垣兮。【註】單,周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牂牁郡母單縣。

又【廣韻】單複也。【正字通】單者,複之對也。【杜甫詩】歲暮衣裳單。

又【玉篇】一也,隻也。【詩·大雅】其軍三單。【箋】大國之制,三軍以其餘卒爲羨,單者無羨卒也。【禮·禮器】鬼神之祭單席。【史記·信陵君傳】今單車來代之。【後漢·耿恭傳】以單兵固守孤城。

又【高彪傳】家傳單寒。

又姓。【廣韻】可單氏,後攺爲單氏。

又【集韻】唐干切,音壇。亦姓也。鄭有櫟邑大夫單伯。通作檀。

又【廣韻】市連切【集韻】【韻會】時連切,𠀤音蟬。【廣韻】單于。【前漢·匈奴傳】單于者,廣大之貌也。言其象天,單于然也。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卯曰單閼。【釋文】單音蟬,又音丹,或音善。

又【廣韻】【韻會】常演切【集韻】【正韻】上演切,𠀤音善。【玉篇】大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山陽郡單父縣。【註】師古曰:音善甫。

又姓。【廣韻】單襄公之後。【史記·儒林傳】桓生單次。【註】單音善,單姓,次名。

又人名。【書序】咎單作明居。【傳】咎單,臣名,主土地之官。【註】單音善。

又【集韻】齒善切,音闡。與嘽同。詳後嘽字註。

又【集韻】黨旱切【正韻】多簡切,𠀤音狚。【集韻】本作亶,多穀也。一曰誠也,厚也。【書·洛誥】乃單文祖德。【釋文】單音丹,又丁但反,信也。【詩·小雅】俾爾單厚。【傳】單,信也,或曰厚也。【釋文】單,毛音都但反,鄭音丹。

又【周頌】單厥心。【傳】單,厚也。【釋文】都但反。

又通亶。【史記·歷書】端蒙單閼二年。【註】單閼,一作亶安。

又【集韻】徒案切,音憚。與𢠸同,𢠸狐,邑名。

又【集韻】【正韻】𠀤之膳切,音戰。單至,輕發之貌。

又【集韻】【韻會】𠀤時戰切,音繕。單父,邑名。 亦姓。

© 漢典
【卷二】【吅】

單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𠦤”字頭,請參考“單”字:)
【卷二】【吅】
『說文解字』

大也。从吅𠦆,吅亦聲。闕。都寒切

『說文解字注』

(單)大也。當爲大言也。淺人刪言字。如誣加言也。淺人亦刪言字。爾雅、廣雅說大皆無單。引伸爲雙之反對。大雅。其軍三單。毛云。三單、相襲也。鄭云。丁夫適滿三軍之數。無羨卒也。从吅?。大言故从吅。吅亦聲。都寒切。十四部。闕。當云?闕。謂?形未聞也。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半
    2. 卑
    3. 卅
    4. 㔺
    5. 卐
    6. 协
    7. 卋
    8. 㔹
    9. 喪
    10. 博
    11. 卙
    12. 卑
同筆畫
    1. 孫
    2. 徒
    3. 骊
    4. 脀
    5. 逥
    6. 笒
    7. 班
    8. 脈
    9. 莪
    10. 家
    11. 秩
    12. 烠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