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ōu

ǒu

ㄡ

ㄡˇ

部首 匚

部外 13

總筆畫 15

毆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95D

左包圍結構

125125125135545

五筆

倉頡

鄭碼

akkc

srre

hjjq

拼音 ōu ǒu

注音 ㄡ ㄡˇ

部首 匚 部外 13總筆劃 15

擴展B 2095D筆順 125125125135545

𠥝 基本解釋

● 𠥝

ōu ㄡ


  1. 同「毆」。

● 𠥝

ǒu ㄡˇ


  1. 瓦器。
【漢典】
【子集下】【匚】 𠥝·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3

𠥝 《康熙字典》

【子集下】【匚】 𠥝·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3

【字彙補】吾口切,音偶。瓦器。

【漢典】
【卷三】【殳】

↳毆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𠥝」字頭,请參考「毆」字:)
【卷三】【殳】
《說文解字》

捶毄物也。从殳區聲。烏后切

《說文解字注》

(毆)捶𣪠物也。捶、以杖擊也。因謂杖爲捶。捶𣪠物者、謂用杖擊中人物也。按此字卽今經典之?字。廣韵曰。俗作?。是也。唐石經周禮。射鳥氏以弓矢毆烏鳶。方相氏索室毆疫。入壙以戈擊四隅毆方良。冥氏以靈𡔷毆之。庶氏凡毆蠱則令之比之。壷涿氏以炮土之𡔷毆之。今版本皆作?。唐刻獨不誤。張參五經文字殳部毆一口反。攴部無?。殳部毆字正爲經典而出。特未嘗箸之曰又起俱反、俗作?耳。毆訓 捶𣪠物。故以弓矢、以戈、以靈𡔷、以炮土之𡔷皆捶擊意也。區聲古音在四部。讀一口反。音轉入五部。釋文讀起俱、?于反。淺人乃分析一口爲毆打之字。起俱、?于爲驅逐之字。誤矣。又云。?是馬部驅之古文。夫?在馬部爲古文。驅在殳部爲俗毆字。無庸牽合。驅訓馬馳。毆訓捶𣪠。試思爲淵?魚、爲叢?爵之類。可改爲驅魚、驅爵乎。鄭注周禮曰。凡言馭者、所以?之納之於善。豈可改爲驅之納之於善乎。卽古閒有假借通用。唐石經固不可易也。○又按此部自?而下。言擊者八。言𣪠者二。不應錯出不倫。葢擊字皆本作𣪠。淺人改之而未盡。擊、攴也。攴、小𣪠也。與𣪠字義異。从殳。區聲。烏后切。四部。

【漢典】

𠥝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毆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匥
    2. 匳
    3. 㔷
    4. 匭
    5. 匽
    6. 匬
    7. 匮
    8. 匠
    9. 医
    10. 㔳
    11. 匱
    12. 匜
同筆畫
    1. 賚
    2. 蝭
    3. 熣
    4. 㙨
    5. 嶢
    6. 憡
    7. 頟
    8. 貏
    9. 緶
    10. 嬘
    11. 㒒
    12. 㚄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