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力

部外 5

總筆畫 7

敕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0845

左右结构

152153

五筆

倉頡

鄭碼

ahgl

mmks

hiay

部首 力 部外 4總筆劃 6

統一碼 20845筆順 152153

𠡅 基本解釋

© 漢典
【卯集下】【攴】 敕·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敕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𠡅”字頭,請參考“敕”字。)
【卯集下】【攴】 敕·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廣韻】恥力切【集韻】【韻會】蓄力切,𠀤音勅。【說文】試也。【爾雅·釋詁】敕勞。【註】敕者,相約敕也。亦爲勞苦。【釋名】敕,飭也,使自警飭,不敢廢慢也。【史記·樂書】余每讀虞書,至於君臣相敕。【後漢·安帝紀】能敕身率下。【韓非子·主道篇】賢者敕其才,君因而任之。

又【後漢·光武紀註】漢制度曰:帝之下書有四。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誡敕。誡敕者,謂敕刺史太守。【正字通】宋敕或用之於獎諭,非敕初意。明制,差遣諸臣,予敕行事,備載職守,申以勉詞。凡褒嘉責讓,𠀤用敕,詞皆散文。六品以下官贈封稱敕命,始用四六。

又【博雅】理也,謹也,語也,進也。【小爾雅】正也。【廣韻】固也,急也。

又【說文】臿地曰敕。 【說文】从攴作敕。【玉篇】本作勑,今相承皆作勅。互詳力部勅字註。敕字原从攴作。

© 漢典
【卷三】【攴】

敕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𠡅”字頭,請參考“敕”字:)
【卷三】【攴】
『說文解字』

誡也。臿地曰敕。从攴束聲。恥力切

『說文解字注』

(敕)誡也。言部曰。誡、敕也。二字互訓。小雅毛傳曰。敕、固也。此謂敕卽飭之假借。飭、致堅也。後人用勑爲敕。力部勑、勞也。洛代切。又或從力作勅。一曰二字今補。臿地曰敕。此別一義。凡植物地中謂之菑。或作倳事剚?。側吏初吏二切。敕與初吏一切正同部雙聲也。臿者今之插字。漢人衹作臿。从攴束。各本有聲。誤。今刪。攴而收束之。二義皆於此會意。非束聲也。恥力切。一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勬
    2. 勷
    3. 勚
    4. 劣
    5. 㔟
    6. 功
    7. 勄
    8. 劯
    9. 劼
    10. 㔡
    11. 劺
    12. 务
同筆畫
    1. 权
    2. 扜
    3. 阶
    4. 刖
    5. 㶡
    6. 奻
    7. 屸
    8. 会
    9. 伧
    10. 年
    11. 匢
    12. 曳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