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刀

部外 12

總筆畫 14

罰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07D1

左右结构

25341411125122

五筆

倉頡

鄭碼

lqyj

wrln

jdsk

部首 刀 部外 12總筆劃 14

統一碼 207D1筆順 25341411125122

𠟑 基本解釋

© 漢典
【子集下】【刀】 𠟑·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2

𠟑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 𠟑·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2

【字彙補】同罰。【龍龕】書作𠟟。

© 漢典
【】【】

罰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𠟑”字頭,請參考“罰”字:)
【】【】
『說文解字注』

(罰)辠之小者。辠、犯法也。罰爲犯法之小者。㓝爲罰辠之重者。五罰輕於五㓝。从刀詈。㑹意。房越切。十五部。未㠯刀有所賊。但持刀罵詈則應罰。說從刀詈之意。罰者、但持刀而詈則法之。然則㓝者謂持刀有所賊則法之。別其犯法之輕重也。初學記云。元命包曰。网言爲詈。刀守詈爲罰。罰之爲言内也。陷於害也。注云。詈以刀守之則不動矣。今作罰用寸。寸、丈尺也。言納以繩墨之事。初學記又云。元命包曰。㓝、刀守井也。飮水之人入井爭水。陷於泉。刀守之。割其情也。注云。井飮人、則人樂之不巳。則自陷於泉。故加刀謂之㓝。欲人畏懼以全命也。此二條皆引春秋元命包。今本初學記皆系諸說文。殊誤。觀玄應書卷卄一卄五引春秋元命包說㓝字與此同。可以諟正矣。云刀守詈、刀守井、則㓝罰不分輕重。古五罰不用刀也。故許說罰爲刀詈。犯法之小者。㓝爲井刀。執法之大者。一入刀部。一入井部。所以正緯說也。○唐人諱淵作泉。亦或作川。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㔁
    2. 㔇
    3. 㓨
    4. 剭
    5. 㔊
    6. 剥
    7. 刲
    8. 剑
    9. 刳
    10. 剻
    11. 劓
    12. 㓮
同筆畫
    1. 餌
    2. 銢
    3. 䯌
    4. 僲
    5. 磈
    6. 輑
    7. 㴽
    8. 谯
    9. 㔁
    10. 㥼
    11. 緃
    12. 緆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