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部首 凵

部外 3

總筆畫 5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67A

下包圍結構

31252

五筆

倉頡

鄭碼

tfbk

uhj

mezi

部首 凵 部外 3總筆劃 5

擴展B 2067A筆順 31252

𠙺 基本解釋

● 𠙺


  1. 同「正」。唐武則天所造字。《集韻•勁韻》:「正,唐武后作𠙺。」
【漢典】
【子集下】【凵】 𠙺·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3

𠙺 《康熙字典》

【子集下】【凵】 𠙺·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3

【字彙補】武后所製正字。

【漢典】
【卷二】【正】

↳正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𠙺」字頭,请參考「正」字:)
【卷二】【正】
《說文解字》

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屬皆从正。㱏,古文正从二。二,古上字。𧾸,古文正从一足。足者亦止也。之盛切〖注〗徐鍇曰:“守一以止也。”

《說文解字注》

(正)是也。从一。句。一㠯止。江沅曰:一所㠯止之也。如乍之止亡,母之止姦,皆以一止之。之盛切。十一部。凡正之屬皆从正。

(㱏)古文正,从二。二,古文上字。此亦同䇂示辰龍童音章皆从二。

(𧾸)古文正。从一足。足亦止也。止部曰:止爲足。

【漢典】

𠙺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㓙
    2. 凸
    3. 凷
    4. 凿
    5. 函
    6. 凹
    7. 画
    8. 凾
    9. 凶
    10. 凼
    11. 凵
    12. 击
同筆畫
    1. 㕥
    2. 㒰
    3. 衤
    4. 古
    5. 㐰
    6. 由
    7. 伋
    8. 邜
    9. 邚
    10. 㧃
    11. 圤
    12. 去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