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人

部外 12

總筆畫 14

蕩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03AF

左右结构

32441251113533

五筆

倉頡

鄭碼

wijr

oeah

nvro

部首 人 部外 12總筆劃 14

統一碼 203AF筆順 32441251113533

𠎯 基本解釋

© 漢典
【補遺·子集】【人】 𠎯·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2

𠎯 《康熙字典》

【補遺·子集】【人】 𠎯·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2

【琅邪代醉編云】𠎯字《玉篇》不載。《揚子·法言》魯仲連𠎯而不制,藺相如剬而不𠎯。卽古蕩字。【字彙補】任臣按:《法言》本作偒,从昜,不从湯。豈古本或有異耶。存以俟考。

© 漢典
【】【】

蕩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𠎯”字頭,請參考“蕩”字:)
【】【】
『說文解字注』
蕩水。出河內蕩陰。東入黃澤。河內郡蕩陰、二志同。蕩音湯。古音也。後人省艸。古有羑里城、西伯所拘也。今河南彰德府湯陰縣西南有故蕩陰城。前志蕩陰下曰。蕩水、東至內黃入黄澤。今本奪入黄二字。水經曰。蕩水、出河內蕩陰縣西山東。東北至內黄縣。入於黃澤。注云。蕩水合羑水、長沙溝。逕內黃城南。東注白溝。按內黄黄澤在今直𣜩內黃縣。水道提綱曰。衛河經湯陰縣東畍。湯河出湯陰縣西山中。東流經縣城北。東入衛河。則與古水道大異。从水。𦳝聲。徒朗切。十部。按古音吐郎切。假借爲浩蕩字。古音亦同。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傥
    2. 儺
    3. 㒂
    4. 仢
    5. 僀
    6. 仮
    7. 俜
    8. 儽
    9. 㒖
    10. 併
    11. 儕
    12. 伃
同筆畫
    1. 㽏
    2. 䐛
    3. 㪠
    4. 綼
    5. 靤
    6. 摭
    7. 嘙
    8. 䰛
    9. 䬭
    10. 䁒
    11. 㷥
    12. 槞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