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人

部外 12

總筆畫 14

愆 𠎱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0374

左右结构

32113411344544

五筆

倉頡

鄭碼

wgdn

omkp

nagw

部首 人 部外 12總筆劃 14

統一碼 20374筆順 32113411344544

𠍴 基本解釋

© 漢典
【子集中】【人】 𠍴·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2

𠍴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𠍴·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2

【廣韻】俗愆字。【漢武帝·立齊王策文】厥有𠍴不臧。【註】𠍴與愆同。

© 漢典
【卷十】【心】

愆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𠍴”字頭,請參考“愆”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過也。从心衍聲。㥶,或从寒省。𠏘,籒文。去虔切〖注〗諐。

『說文解字注』

(愆)過也。過者、度也。凡人有所失、則如或梗之有不可徑過處。故謂之過。从心。衍聲。去䖍切。十四部。


(㥶)或从寒省。寒聲。


(諐)籒文。从言、𠈉聲。過在多言。故从言。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儁
    2. 侪
    3. 佝
    4. 儔
    5. 佄
    6. 俲
    7. 㐾
    8. 俺
    9. 侃
    10. 僙
    11. 僔
    12. 儠
同筆畫
    1. 䐩
    2. 滹
    3. 墖
    4. 蔅
    5. 鼏
    6. 僎
    7. 緑
    8. 漪
    9. 䔑
    10. 嶐
    11. 䎧
    12. 睵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