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kuí

ㄎㄨㄟˊ

部首 人

部外 9

總筆畫 11

睽 𠋳 𨾎 𨾗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2BE

左右結構

3254334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wwgd

onok

nxag

拼音 kuí

注音 ㄎㄨㄟˊ

部首 人 部外 9總筆劃 11

擴展B 202BE筆順 32543341134

𠊾 基本解釋

● 𠊾


  1. 同「睽」。
【漢典】
【午集中】【目】 睽·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9

↳睽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𠊾」字頭,请參考「睽」字。)
【午集中】【目】 睽·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9

【唐韻】苦圭切【集韻】【韻會】傾畦切,𠀤音奎。【說文】目不相視也。【玉篇】目少精也。【六書故】反目也,因之爲睽乖。【易·序卦】睽者,乖也。【雜卦】睽,外也。

又【集韻】涓畦切,音圭。義同。

又【廣韻】異也。【唐書·柳宗元傳】睽焉而鬭。【宋史·沈起傳】內自睽疑。

又張目貌。【韓愈·鄆州谿堂詩】萬目睽睽。

又楚邑名。【左傳·僖二十七年】楚子使子文治兵于睽。

又【集韻】其季切,音悸。睽睢張目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顄顤顟而睽睢。○按《說文》本作睽。《舉要》別作𠋳,非。《正韻牋》睽孤之睽从目,睽違之睽从日,聾睽之睽从耳。俗溷用,非。《㴑原》又以暌卽睽之譌,亦非。

【漢典】
【卷八】【人】

𠊾 《說文解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𠊾,左右兩視。从人癸聲。其季切

《說文解字注》

(𠊾)𠊾、此複舉字之未刪僅存者。左右兩視。兩葢古本作㒳。目部曰。睽、目不相聽也。?卽睽之或字耳。从人。癸聲。其季切。十五部。

【漢典】

𠊾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𠊾」說文‧人部 「𠊾」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睽
𠋳
𨾎
𨾗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䯓(kui2)
    2. 揆(kui2)
    3. 暌(kui2)
    4. 隗(kui2)
    5. 夔(kui2)
    6. 䤆(kui2)
    7. 㚝(kui2)
    8. 㷇(kui2)
    9. 藈(kui2)
    10. 蘷(kui2)
    11. 骙(kui2)
    12. 䧶(kui2)
同部首
    1. 㑴
    2. 侾
    3. 僴
    4. 伛
    5. 佅
    6. 傲
    7. 㒤
    8. 体
    9. 㐴
    10. 僧
    11. 儭
    12. 侬
同筆畫
    1. 鄈
    2. 䅄
    3. 捧
    4. 掠
    5. 桺
    6. 蚺
    7. 㸿
    8. 梌
    9. 偤
    10. 率
    11. 㛥
    12. 䋊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