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亠

部外 19

總筆畫 21

羶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019E

左右结构

412515212525125111

五筆

倉頡

鄭碼

ybyg

ydywm

sjka

部首 亠 部外 19總筆劃 21

統一碼 2019E筆順 412515212525125111

𠆞 基本解釋

© 漢典
【未集中】【羊】 羶·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羶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𠆞”字頭,請參考“羶”字。)
【未集中】【羊】 羶·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廣韻】式連切【集韻】【韻會】尸連切,𠀤音膻。【說文】羴,或从亶。羊臭也。【玉篇】羊脂也,羊氣也。【周禮·天官·內饔】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註】羶謂羊也。

又【禮·月令】其臭羶。【疏】凡草木所生,其氣羶也。

又【呂氏春秋】草食者羶。【註】草食者,食草木,謂麞鹿之屬,故其臭羶也。

© 漢典
【】【】

羶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𠆞”字頭,請參考“羶”字:)
【】【】
『說文解字注』
羴或从亶。亶聲也。今經傳多从或字。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率
    2. 亳
    3. 變
    4. 亴
    5. 亮
    6. 产
    7. 交
    8. 率
    9. 六
    10. 亵
    11. 兗
    12. 亮
同筆畫
    1. 䱼
    2. 黫
    3. 齦
    4. 鶶
    5. 鶷
    6. 鰢
    7. 臝
    8. 䰬
    9. 㶕
    10. 䪂
    11. 鶸
    12. 讁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