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pài

ㄆㄞˋ

部首 丿

部外 5

總筆畫 6

派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00A2

左上包围结构

33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reu

hhv

pdrh

拼音 pài

注音 ㄆㄞˋ

部首 丿 部外 5總筆劃 6

統一碼 200A2筆順 333534

𠂢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𠂢

pài ㄆㄞˋ

  1. 水的支流。後作“派”。《説文•𠂢部》:“𠂢,水之衺流别也。”段玉裁注:“𠂢與《水部》派音義皆同,派蓋後出耳。”《集韻•卦韻》:“𠂢,水分流也。”

英語 to branch

© 漢典
【子集上】【丿】 𠂢·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5

𠂢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丿】 𠂢·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5

【廣韻】【集韻】𠀤派本字。【說文】水之衺流別也。从反永。【徐鍇曰】永,長流也,反則分派也。【周伯琦曰】俗作派,非。

© 漢典
【卷十一】【𠂢】

𠂢 《说文解字》

【卷十一】【𠂢】
『說文解字』

水之衺流,別也。从反永。凡𠂢之屬皆从𠂢。讀若稗縣。匹卦切〖注〗徐鍇曰:“永,長流也。反卽分𠂢也。”

『說文解字注』

(𠂢)水之衺流別也。流別者,一水岐分之謂。禹貢曰:漾東流爲漢。沇東流爲沱。江東別爲沱。此言流別之始。釋水詳之。自河出爲灉,濟爲濋已下是也。流別則其勢必衺行,故曰衺流別。𠂢與水部派音義皆同,派葢後出耳。衺流別,則正流之長者較短而巠理同也,故其字从反永。从反永。匹卦切。十六部。凡𠂢之屬皆𠂢。讀若稗縣。禾部曰:琅邪有稗縣。今地理志作椑縣,誤也。小徐本作蜀稗縣,非。蜀衹有郫縣,音疲。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䮘(pai4)
    2. 㵺(pai4)
    3. 哌(pai4)
    4. 渒(pai4)
    5. 㭛(pai4)
    6. 鎃(pai4)
    7. 䖰(pai4)
    8. 派(pai4)
    9. 湃(pai4)
    10. 蒎(pai4)
    11. 沠(pai4)
同部首
    1. 㐅
    2. 乘
    3. 丸
    4. 乔
    5. 乀
    6. 乗
    7. 龵
    8. 鳬
    9. 乐
    10. 乆
    11. 乖
    12. 乓
同筆畫
    1. 匢
    2. 忖
    3. 动
    4. 仼
    5. 迃
    6. 牞
    7. 孙
    8. 邞
    9. 羊
    10. 血
    11. 各
    12. 圴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