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龍漦

拼音 lóng chí

注音 ㄌㄨㄥˊ ㄔˊ

龍漦 詞語解釋

解釋
  • 古代傳說中神龍所吐唾沫。語本《國語•鄭語》:“夏之衰,有二神龍止於王庭。
  • 以指禍國殃民之女子。
  • -----------------
    國語辭典
    龍漦lóng líㄌㄨㄥˊ ㄌㄧˊ
    1. 原指由龍口中流出的唾液。即龍的精氣。相傳周厲王後宮的一名童妾,遭龍漦而受孕,生下褒姒。見《史記.卷四.周本紀》。後用以比喻禍國的女子。唐.駱賓王〈代徐敬業討武氏檄〉:「龍漦帝后,識夏庭之遽衰。」

    © 漢典

    龍漦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龍漦

  • 1.古代傳說中神龍所吐唾沫。語本《國語·鄭語》:“夏之衰,有二神龍止於王庭。夏後卜殺之與去之與止之,莫吉。卜請其漦而藏之,吉。及周厲王之末,發而觀之,漦流於庭,化爲玄黿。後宮童妾遇之而孕,生褒姒。周幽王寵褒姒,欲殺申後所生太子而立褒姒子伯服,引起申戎之亂,西周因此而亡。”《史記·周本紀》:“共和之後,王室多故。檿弧興謠,龍漦作蠹。頹帶荏禍,實傾周祚。”後因喻女子禍國。 唐 駱賓王 《爲徐敬業討武曌檄》:“鷰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漦帝后,識夏庭之遽衰。”
  • 2.以指禍國殃民之女子。《舊唐書·則天皇后紀贊》:“龍漦易貌,丙殿昌儲。胡爲穹昊,生此夔魖?” 明 許三階 《節俠記·憂國》:“鸞旗遠,鳳駕遷,龍漦居尊國運艱,這牝雞鼓翼司晨,那雄狐肆志滔天。” 清 張篤慶 《明季詠史》之二:“鶴禁無人瞻少海,龍漦有釁在昭陽。”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龍池
      2. 龍馳
      3. 蠪蚳
      4. 龍墀
      5. 隆熾
      6. 龍墀
      7. 蠪蚳
      8. 龍鵄
      9. 龍池
      10. 龍馳
      11. 籠山絡野
      12. 隆河
      13. 癃廢
      14. 籠街
      15. 籠馴
      16. 隆窮
      17. 簡弛
      18. 昆靈之池
      19. 牡丹雖好,全憑綠葉扶持
      20. 幹持
      21. 獼猴池
      22. 調匙
    相關詞語
      1. 龍香劑
      2. 龍褂
      3. 龍盾
      4. 龍鼎
      5. 龍鳳船
      6. 龍湫
      7. 馬龍
      8. 軒龍
      9. 池中蛟龍
      10. 河龍
      11. 成龍
      12. 黑龍
      13. 漦龍
      14. 黿漦
      15. 淫漦
      16. 鱗漦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