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鼎足而立

拼音 dǐng zú ér lì

注音 ㄉㄧㄥˇ ㄗㄨˊ ㄦˊ ㄌㄧˋ

鼎足而立 詞語解釋

解釋
  • 像鼎的三隻腳一樣,三者各立一方。常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 -----------------
    國語辭典
    鼎足而立dǐng zú ér lì ㄉㄧㄥˇ ㄗㄨˊ ㄦˊ ㄌㄧˋ
    1. 鼎,古代用以烹煮食物的三足二耳金屬器具。鼎足而立比喻三方勢力均等,相互牽制的情勢。《漢書.卷四五.蒯通傳》:「方今為足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勢莫敢先動。」也作「鼎足三分」、「三分鼎立」、「三分鼎足」。

    © 漢典

    鼎足而立 成語解釋

    鼎足而立

    【解釋】象鼎的三隻腳一樣,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近義詞】三足鼎立、鼎足而三、相持不下、分庭抗禮

    【反義詞】歸於一統、合而爲一、定於一尊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 漢典

    鼎足而立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鼎足而立

  • 鼎足而立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dǐng zú ér lì,意思是像鼎的三隻腳一樣,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出自:東漢·班固《漢書·蒯通傳》。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顶角
      2. 顶嘴
      3. 顶门上一针
      4. 頂事
      5. 顶撞
      6. 頂祝
      7. 伶俐
      8. 祲厉
      9. 慚慄
      10. 犯厉
      11. 迂戾
      12. 屬吏
    相關詞語
      1. 鼎定
      2. 鼎力相助
      3. 鼎立
      4. 鼎门
      5. 鼎玉龟符
      6. 鼎实
      7. 茵鼎
      8. 刑鼎
      9. 干鼎
      10. 卜鼎
      11. 谗鼎
      12. 鸣钟食鼎
      13. 立具
      14. 立於不敗之地
      15. 立大功
      16. 立锥
      17. 立表
      18. 立冬
      19. 僵立
      20. 兩雄不併立
      21. 矜功不立
      22. 草立
      23. 環立
      24. 桀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