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ián

ㄑㄧㄢˊ

部首 黑

部外 5

總筆畫 17

𪒭 𪒯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EDA

左右结构

254312114444122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lfof

wftm

lkue

64370

拼音 qián

注音 ㄑㄧㄢˊ

部首 黑 部外 5總筆劃 17

統一碼 9EDA筆順 25431211444412211

黚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黚

qián ㄑㄧㄢˊ

     ◎ 淺黃黑色。

© 漢典

黚 國語辭典

黚ㄑㄧㄢˊqián
名
  1. 淺黃黑色。《說文解字·黑部》:「黚,淺黃黑也。」

  2. 河流名。在今大陸地區四川省。《漢書·卷二八·地理志上》:「溫水南至鄨入黚水,黚水亦南至鄨入江。」

© 漢典
【亥集下】【黑】 黚·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5

黚 《康熙字典》

【亥集下】【黑】 黚·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5

【唐韻】巨淹切【集韻】其淹切,𠀤音箝。【說文】淺黃黑也。【廣雅】黑也。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犍爲郡符縣有黚水,南至鄨。

又縣名。古黚陽縣在武陵。

又【廣韻】巨金切【集韻】渠今切,𠀤音琴。

又【集韻】紀炎切,音〈兀兼〉。

又古暗切,音紺。義𠀤同。

© 漢典
【卷十】【黑】

黚 《说文解字》

【卷十】【黑】
『說文解字』

淺黃黑也。从黑甘聲,讀若染繒中束緅黚。巨淹切

『說文解字注』

(黚)淺黃黑也。淺黃之黑與黃濁之黑相對成文。地理志犍爲郡黚水作此字。許水部作黔水。音同故也。从黑。甘聲。巨淹切。七部。讀若染繒中束緅黚。此句有譌字。未聞。

© 漢典

黚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æn˧˥ 韩语罗马 KYEM现代韩语 겸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kiam2 [宝安腔] kiam2粤语 kim4

近代音 中古音 群母 侵韻 平聲 琴小韻 巨金切 三等 開口;群母 鹽韻 平聲 箝小韻 巨淹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添部 ;王力系统:羣母 談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黚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黚」 說文‧黑部「黚」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𪒭
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拑(qian2)
    2. 㨜(qian2)
    3. 䅾(qian2)
    4. 䁮(qian2)
    5. 潜(qian2)
    6. 揵(qian2)
    7. 扲(qian2)
    8. 䨿(qian2)
    9. 忴(qian2)
    10. 銭(qian2)
    11. 虔(qian2)
    12. 鉗(qian2)
同部首
    1. 默
    2. 黢
    3. 黷
    4. 黑
    5. 黡
    6. 黳
    7. 黦
    8. 黜
    9. 黔
    10. 黩
    11. 䵢
    12. 黮
同筆畫
    1. 檥
    2. 襓
    3. 䆷
    4. 鹩
    5. 罽
    6. 鳀
    7. 䭰
    8. 䝂
    9. 镩
    10. 㯱
    11. 鍯
    12. 薼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