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hǎo

ㄔㄠˇ

部首 麥

部外 4

總筆畫 15

𩚙 𪌕 𪌬 𪍇 𪍉 𪍑 𪎊 𥹔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EA8

左右结构

12343434354234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wwt

jefh

fokm

49420

拼音 chǎo

注音 ㄔㄠˇ

部首 麥 部外 4總筆劃 15

統一碼 9EA8筆順 123434343542343

麨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麨

chǎo ㄔㄠˇ

     ◎ 炒的米粉或麪粉,一種乾糧:“朝出移秧夜食~。”

© 漢典

麨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麨 chǎo

〈名〉

炒的米粉或麪粉 [fried rice or wheat flour]

© 漢典

麨 國語辭典

麨ㄔㄠˇchǎo
名
  1. 一種將米、麥炒熟後磨粉製成的乾糧。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九》:「先將數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宋·范成大〈刈麥行〉:「犁田待雨插晚稻,朝出移秧夜食麨。」

© 漢典
【亥集下】【麥】 麨·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4

麨 《康熙字典》

【亥集下】【麥】 麨·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4

【廣韻】尺沼切【集韻】齒紹切,𠀤音弨。【玉篇】糗也。【本草註】麨,卽糗,以麥蒸磨成屑。【急就篇·師古註】今通以熬米麥謂之麨。【齊民要術】有作柰麨法,有作林禽麨法。【佛國記】貝多樹下有五百賈客授麨蜜處。

© 漢典

麨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ɑu˨˩˦ 日语读音 MUGIKOGASHI

粤语 ciu2潮州话 ca2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麨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𩚙
𪌕
𪌬
𪍇
𪍉
𪍑
𪎊
𥹔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粆(chao3)
    2. 槱(chao3)
    3. 炒(chao3)
    4. 巐(chao3)
    5. 煼(chao3)
    6. 㷅(chao3)
    7. 吵(chao3)
    8. 焣(chao3)
    9. 㶤(chao3)
    10. 䎐(chao3)
    11. 眧(chao3)
    12. 䏚(chao3)
同部首
    1. 麪
    2. 䴸
    3. 䵄
    4. 䴱
    5. 麲
    6. 䵃
    7. 麬
    8. 䴭
    9. 䴹
    10. 麮
    11. 麯
    12. 䵂
同筆畫
    1. 㱂
    2. 㕙
    3. 霃
    4. 潡
    5. 撚
    6. 𠏛
    7. 鋠
    8. 慮
    9. 㒒
    10. 賛
    11. 緜
    12. 糉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