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í

ㄑㄧˊ

部首 鹿

部外 8

總筆畫 19

𪊔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E92

左右结构

41352211535122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njw|oxxw

iptmc

txec

04281

拼音 qí

注音 ㄑㄧˊ

部首 鹿 部外 8總筆劃 19

統一碼 9E92筆順 4135221153512211134

通 標

麒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麒

qí ㄑㄧˊ

     ◎ 〔~麟〕見“麟”。

英語 legendary auspicious animal

德語 Einhorn (S)

法語 licorne,animal fabuleux

© 漢典

麒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麒 qí

〈名〉

(1) (形聲。從鹿,其聲。《說文》:“仁獸也。”本義: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其狀如鹿,獨角,全身生鱗甲,尾象牛。多用作吉祥的象徵。又名“麒麟”,又單稱“麟”)

(2) 麒麟 [kylin;mythical unicorn in Chinese legends]

(3) 古代傳說以爲仁獸、瑞獸,形狀像鹿而獨角,尾像牛尾

麒,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說文》

(4) 又如:麒麟補服(明清武官的繡有麒麟的服飾);麒麟不至(仁獸不現。比喻亂世);麒麟鬥(麒麟跟麒麟搏鬥);麒麟袍(袍子上繡有麒麟者);麒麟門(上繪藍色麒麟的官署暖閣後的一道門)

(5) 喻傑出人物

應圖求駿馬,驚代得麒麟。——唐· 杜甫《上韋左相二十韻》

(6) 又如:麒麟冢(名臣貴人的墳墓);麒麟客(稱有高尚道德的人)

(7) 漢殿名

叔曰:“今朝同上鳳凰臺。”公即應聲答曰:“他年獨佔麒麟閣”。——《于謙全傳》

金華玉堂,白虎麒麟。——班固《西都賦》

(8) 又如:麒麟閣(漢代在未央宮中修建的一閣);麒麟畫(麒麟閣中的功臣畫像)

(9) 姓

© 漢典

麒 國語辭典

麒ㄑㄧˊqí
  1. 參見「麒麟 」條。

© 漢典
【亥集下】【鹿】 麒·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8

麒 《康熙字典》

【亥集下】【鹿】 麒·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其。【說文】仁獸也。麕身牛尾,一角。張揖云:牡曰麒,牝曰麟。郭璞曰:麒似麟而無角。

© 漢典
【卷十】【鹿】

麒 《说文解字》

【卷十】【鹿】
『說文解字』

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从鹿其聲。渠之切

『說文解字注』

(麒)麒麟、仁獸也。各本無麒麟二字。今依初學記補。公羊傳曰。麟者、仁獸也。何注。狀如麕。一角而戴肉。設武備而不爲害。所以爲仁也。麟者木精。毛詩傳曰。麟信而應禮。左傳服虔注。麟、中央土獸。土爲信。信禮之子。修其母致其子。視明禮修而麟至。思睿信立而白虎擾。言從?成而神龜在沼。聽聦知正而名川出龍。貌恭性仁則鳳皇來儀。此左氏、毛氏說與公羊說不同也。五經異義。許愼謹案。禮運云。麟鳳龜龍、謂之四靈。龍、東方也。虎、西方也。鳳、南方也。龜、北方也。麟、中央也。是異義謂麟爲信獸。從左、毛說矣。而此云仁獸何也。異義早成。說文解字晚定。此云仁獸。用公羊說。以其角端戴肉。不履生蟲。不折生艸也。鄭駁異義曰。五事。言作從。從作乂。言於五事屬金。孔子作春秋。故應以金獸性仁之瑞。鄭說與奉德侯陳欽說略同。鄭云金獸性仁。許云仁獸。與鄭駁無異。但鄭君黨錮事解。箋毛詩信而應禮、乃依毛說。與駁異義相違。是知學固與年而徙矣。麇身、牛尾、一角。爾雅釋獸文。从鹿。其聲。渠之切。一部。?部曰。杜林以?爲麒。

© 漢典

麒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 唐代读音 ghiə韩语罗马 KI现代韩语 기越南语 kì

客家话 [海陆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沙头角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宝安腔] ki2 [梅县腔] ki2 [陆丰腔] ki3 [台湾四县腔] ki2粤语 kei4

近代音 溪母 齊微韻 平聲陽 奇小空;中古音 群母 之韻 平聲 其小韻 渠之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咍部 ;王力系统:羣母 之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麒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麒」 說文‧鹿部「麒」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𪊔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岓(qi2)
    2. 鯕(qi2)
    3. 騎(qi2)
    4. 㩽(qi2)
    5. 䧵(qi2)
    6. 釮(qi2)
    7. 䶞(qi2)
    8. 蛴(qi2)
    9. 俟(qi2)
    10. 㟢(qi2)
    11. 骐(qi2)
    12. 䐡(qi2)
同部首
    1. 麚
    2. 䴣
    3. 麜
    4. 麡
    5. 麖
    6. 麌
    7. 麓
    8. 麑
    9. 麤
    10. 麇
    11. 麔
    12. 䴟
同筆畫
    1. 㒣
    2. 㼄
    3. 䉝
    4. 黢
    5. 攌
    6. 䳝
    7. 䱠
    8. 嚫
    9. 䱞
    10. 蠖
    11. 覈
    12. 䨬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