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拼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注音 ㄩˋ ㄅㄤˋ ㄒㄧㄤ ㄓㄥ,ㄩˊ ㄨㄥ ㄉㄜ ㄌㄧ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詞語解釋

解釋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wēng dé lì

[two dogs fight for a bone, and a third runs aways with it;Parties in a quarrel are both losers] 比喻雙方爭利、互不相讓,結果兩敗俱傷,反而使第三者得利

© 漢典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成語解釋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解釋】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佔了便宜。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鉗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

© 漢典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漢語成語)

  • “鷸蚌相爭”是戰國時謀士蘇代遊說趙惠王時所講的一則寓言故事。當時趙王想要攻打燕國,蘇代替燕王跟趙王說趙國和燕國爭戰不休,不過是“鷸蚌相爭”而已,必定讓秦國得“漁翁之利”。今天這篇寓言告訴人們,在錯綜複雜的矛盾鬥爭中,要警惕真正的敵人。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誉籍
      2. 玉皛
      3. 玉螭
      4. 遇臣
      5. 玉相
      6. 育类
      7. 拱立
      8. 被丽
      9. 柔丽
      10. 故吏
      11. 忿詈
      12. 余隶
    相關詞語
      1. 鹬蚌相持,渔翁得利
      2. 鹬蚌相争
      3. 鹬蚌
      4. 鹬聚
      5. 鹬冠
      6. 鹬蚌相持
      7. 蛎鹬
      8. 刺虎持鹬
      9. 利物浦
      10. 利锐
      11. 利息率
      12. 利鞅名缰
      13. 利势
      14. 利镞
      15. 上利
      16. 及利
      17. 得利
      18. 市利
      19. 趣利
      20. 权利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