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cí

ㄘˊ

部首 鳥

部外 9

總筆畫 14

繁體 鶿 鷀

鷀 鶿 䲿 𪇔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E5A

左右结构

431554554354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xxg

tipym

uazr

87727

拼音 cí

注音 ㄘˊ

部首 鳥 部外 9總筆劃 14

統一碼 9E5A筆順 43155455435451

標

鹚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鶿

(鷀)

cí ㄘˊ

     ◎ 〔鸕~〕見“鸕”。

英語 cormorant

德語 Kormorane (S, Bio)

© 漢典

鹚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鶿

(1) 鷀、鶿 cí

(2) ——見“鸕鶿”

© 漢典
【亥集中】【鳥】 鶿·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0

鶿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鹚”字頭,請參考“鶿”字。)
【亥集中】【鳥】 鶿·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0

【廣韻】疾之切【集韻】【韻會】牆之切【正韻】才資切,𠀤音兹。鸕鷀,水鳥。【埤雅】鳥似鶂而黑。一名鷧。【爾雅·釋鳥】鶿鷧。【郭註】鸕鷀也。李時珍曰:韻書盧與兹皆黑也。此鳥色深黑,故名。鷧者,其聲自呼也。

又名水老鴉。

又名烏鬼。【夔州圖經】夔州人以鸕鶿捕魚,謂之烏鬼。【杜甫·遣悶詩】家家養烏鬼。【楊孚異物志】鸕鶿能沒於深水,取魚而食之,不生卵,而孕雛於池澤,旣胎而又吐生,多者生七八,少生五六,相連而出,若絲緒。【正字通】鸕鶿,俗呼慈老,人畜之,以繩約其嗉,才通小魚,其大魚不可下,時呼而取之,復遣去。觜曲如鉤,喉熱如湯,魚入喉卽爛,味不美。

又【廣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𠀤音孜。義同。

© 漢典
【卷四】【鳥】

鷀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鹚”字頭,請參考“鷀”字:)
【卷四】【鳥】
『說文解字』

𪈒鷀也。从鳥兹聲。疾之切

『說文解字注』

(鷀)𪈒鷀也。从鳥。茲聲。疾之切。一部。

© 漢典

鹚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ʰɿ˧˥

粤语 ci4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鹚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鶿」。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鸞」 叔鄂父簋西周晚期集成4056「鸞」 說文‧鳥部「鶿」 「鹚」「鹚」
「鷀」
金文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鷀
鶿
䲿
𪇔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薋(ci2)
    2. 㤵(ci2)
    3. 䖪(ci2)
    4. 㓨(ci2)
    5. 䛐(ci2)
    6. 䂣(ci2)
    7. 珁(ci2)
    8. 鷀(ci2)
    9. 慈(ci2)
    10. 柌(ci2)
    11. 䧳(ci2)
    12. 粢(ci2)
同部首
    1. 鹭
    2. 鸶
    3. 鹎
    4. 鹒
    5. 鹅
    6. 鹌
    7. 鹃
    8. 鹘
    9. 鹤
    10. 鸩
    11. 鹓
    12. 鸡
同筆畫
    1. 綫
    2. 閦
    3. 滹
    4. 㾴
    5. 𠁒
    6. 膋
    7. 䑱
    8. 䗊
    9. 慽
    10. 㼸
    11. 𠕨
    12. 䎾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