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juān

ㄐㄩㄢ

部首 鳥

部外 7

總筆畫 12

繁體 鵑

鵑 䳌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E43

左右结构

2512511354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eqg

rbpym

jqrz

67227

拼音 juān

注音 ㄐㄩㄢ

部首 鳥 部外 7總筆劃 12

統一碼 9E43筆順 251251135451

次 標

鹃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鵑

(鵑)

juān ㄐㄩㄢˉ

     ◎ 〔杜~〕見“杜”。

英語 cuckoo

德語 Kuckuck (S)

法語 coucou

© 漢典

鹃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鵑

鵑 juān

〈名〉

(形聲。從鳥,肙( yuān)聲。本義:鳥名,即杜鵑) 同本義 [cuckoo]。又名郭公、杜宇、布穀、子規。一種常見的鳥,上體灰褐色,下體白色而具暗色橫斑,其顯著特點是雙音節叫聲,並把卵產於別的鳥巢中爲它代孵,吃毛蟲,是益鳥。如:鵑血(傳說杜鵑啼聲悽苦,日夜不停,甚至口中流血。常比喻悲怨之深);鵑魂(借指冤魂);鵑啼(形容思念之苦或悲怨極深)

© 漢典
【亥集中】【鳥】 鵑·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7

鵑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鹃”字頭,請參考“鵑”字。)
【亥集中】【鳥】 鵑·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7

【廣韻】古懸切【集韻】【韻會】圭懸切【正韻】圭淵切,𠀤音涓。杜鵑,鳥名。【玉篇】甄鵑。【顏師古曰】鷤䳏,一名買𪀗,一名子規,一名杜鵑。【李時珍曰】杜鵑,出蜀中,狀如雀鷂,而色慘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卽鳴,夜啼達旦,鳴必向北,至夏尤甚,晝夜不止,其聲哀切,田家𠋫之,以興農事。惟食蟲蠹,不能爲巢,居他巢生子。【埤雅】杜鵑苦啼,啼血不止,一名怨鳥,夜啼達旦,啼苦則倒懸於樹。【異物志】杜鵑一名巂周,自呼曰謝豹。【寰宇記】蜀王杜宇號望帝,立鼈靈爲相,後因禪位,自亡去,化爲子規。【華陽國志】杜宇稱帝,會有水災,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害,帝遂委以政,升西山隱焉。時適二月,子規鳥鳴,故蜀人聞輒悲思之。

又花名杜鵑。【花木考】亦名山石榴,山躑躅,映山紅。互見䳏𪀗鴂鷤鷶𪈥諸字註。巂字原刻从隹从冏。或雋字。𪈥字原刻从嶣从鳥。。

© 漢典

鹃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uan˥

粤语 gyun1

吴语 赣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鹃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鵑
䳌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䥴(juan1)
    2. 镌(juan1)
    3. 勬(juan1)
    4. 䅌(juan1)
    5. 姢(juan1)
    6. 脧(juan1)
    7. 捐(juan1)
    8. 鋗(juan1)
    9. 勌(juan1)
    10. 涓(juan1)
    11. 圈(juan1)
    12. 裐(juan1)
同部首
    1. 鸼
    2. 鹛
    3. 鹪
    4. 鸪
    5. 鹧
    6. 鹤
    7. 鸤
    8. 鹱
    9. 䴓
    10. 鸻
    11. 鹥
    12. 鹫
同筆畫
    1. 祿
    2. 湫
    3. 堞
    4. 鉯
    5. 揹
    6. 㭽
    7. 寏
    8. 尳
    9. 裡
    10. 㺆
    11. 遅
    12. 琵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