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hóng

ㄏㄨㄥˊ

部首 鳥

部外 6

總筆畫 11

繁體 鴻

鴻 䲨 𩾯 𪅯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E3F

左中右结构

441121354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aqg

empm

vbrz

37127

拼音 hóng

注音 ㄏㄨㄥˊ

部首 鳥 部外 6總筆劃 11

統一碼 9E3F筆順 44112135451

次 標

鸿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鴻

(鴻)

hóng ㄏㄨㄥˊ

  1. 大雁:~雁。~毛。雪泥~爪(喻往事遺留的痕跡)。
  2. 大:~博。~圖。~溝。~儒。~福。~運。~烈。
  3. 指書信:來~。
  4. 姓。

英語 species of wild swan; vast

德語 Brief, Schreiben (S)​,Schwanengans (S, Bio)​,groß, grandios (Adj)

法語 oie sauvage,grand,vaste

© 漢典

鸿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鴻

鴻 hóng

〈名〉

(1) (形聲。從鳥,江聲。本義:大雁)

(2) 同本義 [swan goose]。雁屬中類似天鵝的大型種類舊時的泛稱

鴻,鵠也。——《說文》

鴻漸於幹。——《易·漸》

鴻雁于飛。——《詩·小雅·鴻雁》

(3) 又如:鴻冥(鴻鳥飛入蒼冥);鴻飛(鴻鳥飛翔);鴻爪(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鴻漸(鴻鳥飛翔由低處逐漸進於高位。比喻官職升遷或漸入佳境);鴻嗷(鴻鳥哀鳴,比喻災民的悲號)

(4) 鵠。即天鵝 [swan]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史記·陳涉世家》。按,凡鴻鵠連文者即鵠也。

(5) 又如:鴻騫鳳立(鴻鵠高飛,鳳凰挺立。比喻超羣傑出);鴻翼(天鵝的羽翼);鴻舉(天鵝高飛遠翔)

(6) 喻指書信 [letter]。如:來鴻(來信);鴻稀鱗絕(比喻書信斷絕);鴻信(書信);鴻便(信使)

(7) 洪水。通“洪” [flood]

鯀陻鴻水,汨陳其五行。——《漢石經·尚書·洪範》

禹有功,抑下鴻。——《荀子·成相》

不任汨鴻,師何以尚之?——《楚辭·屈原·天問》

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史記·夏本紀》

禹抑洪水。——《史記·河渠書》

(8) 又如:鴻水(大水。即洪水);鴻泉(洪水的源頭);鴻體(洪水的主流);鴻波(洪水)

(9) 天地未開時的景象 [chaos]。如:鴻洞(混同爲一。指宇宙虛無混沌的原始景象);鴻墐(天地未開時渾沌的元氣);鴻同(即鴻洞)

(10) 即豆雁 [bean goose]。一種帶褐色的歐亞普通雁( Anser fabalis ),嘴有一豆形斑

詞性變化

◎ 鴻

鴻 hóng

〈形〉

(1) 大 [great]

原生受命於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楚辭·劉向·九歡·逢紛》

撞鴻鍾,建九旒。——《文選·揚雄·羽獵賦》

夫鴻均之世,何物不樂。——王褒《四子講德論》

鴻,大也。——《淮南子·鴻烈序》

(2) 又如:鴻猷(大道理);鴻文(鉅著,大作);鴻名(大名,崇高的聲譽);鴻休(洪福);鴻緒(大業,大統);鴻志(大志,壯志)

(3) 形容學識淵博 [broad and profound]

能精思著文、連結篇章者爲鴻儒。——《論衡·超奇》

(4) 又如:鴻生(指博學之士);鴻博(學識淵博);鴻儒(學識淵博的儒者);鴻儒碩輔(學識淵博的學者,功勳卓著的臣士)

(5) 旺盛,興盛 [prosperous]

神農以鴻。——《呂氏春秋·執一》。注:“盛也。”

(6) 又如:鴻均(太平,昇平);鴻明(昌盛清明);鴻威(盛威);鴻祚(鼎盛的王業)

常用詞組


鴻裁鴻溝鴻鵠鴻鵠之志鴻毛鴻門宴鴻篇鉅製鴻儒鴻圖鴻雁鴻運
© 漢典
【亥集中】【鳥】 鴻·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6

鴻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鸿”字頭,請參考“鴻”字。)
【亥集中】【鳥】 鴻·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6

〔古文〕䲨【唐韻】戸工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𠀤音洪。【說文】鴻,鵠也。【玉篇】鴻,鴈也。詩傳云:大曰鴻,小曰鴈。【陸璣疏】鴻羽毛光澤純白,似鶴而大,長頸,肉美如鷹。

又有小鴻如鳧,色白,今人直謂之鴻。【易·漸卦】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爲儀。

又旗名。【禮·曲禮】前有車騎,則載飛鴻。【鄭註】鴻取飛有行列也。

又通作洪,大也。【史記·河渠書】禹抑鴻水。【楚辭·天問】不任汨鴻,何以尙之。【註】鴻,大水也。

又傭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筍簴,小首而長,摶身而鴻,若是者謂之鱗屬,以爲筍。【註】鴻,傭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橈之,以眡其鴻殺之稱也。【疏】釋云:鴻卽上文强是也。殺,卽上文弱是也。

又地名。【左傳·昭二十一年】齊師宋師敗吳師于鴻口。【註】梁國睢陽縣東有鴻口亭。

又鴻溝。【史記·蘇秦傳】大王之地,南有鴻溝。【註】在滎陽。

又蟲名。蜚鴻。【史記·周本紀】蜚鴻滿野。【註】蠛蠓也。

又姓。衞大夫鴻騮魋,見【左傳】。鴻安丘,見【後漢書】。

又人名。大鴻,堯臣名。梁鴻,漢人。

又【廣韻】【韻會】胡孔切【集韻】戸孔切,𠀤音汞。與澒同。【揚雄·羽獵賦】鴻絧緁獵。【師古註】鴻絧,直馳貌。

又鴻濛,元氣也。【淮南子·俶眞訓】以鴻濛爲景柱。【註】東方之野日所出。

又【集韻】【類篇】𠀤虎孔切,音嗊。義同。

又【集韻】胡貢切,音𠴨。鴻洞,深遠。一曰相連次貌。

又【字彙】古送切,音貢。【淮南子·精神訓】澒濛鴻洞。【註】鴻,讀如子贛之贛。

又叶胡光切,音黃。【呂氏春秋】彭祖以壽,三代以昌。五帝以昭,神農以鴻。

© 漢典
【卷四】【鳥】

鴻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鸿”字頭,請參考“鴻”字:)
【卷四】【鳥】
『說文解字』

鴻鵠也。从鳥江聲。戶工切

『說文解字注』
鴻、逗。此複舉字之未刪者。鵠也。黃鵠一名鴻。豳風。鴻飛遵渚。毛曰。鴻不宜循渚。鴻飛遵陸。毛曰。陸非鴻所宜止。按鄭箋衹云鴻、大鳥。不言何鳥。學者多云雁之大者。夫鴻雁遵渚遵陸亦其常耳。何以毛云不宜。以喻周公未得禮。正謂一舉千里之大鳥。常集高山茂林之上。不當循小州之渚、高平之陸也。經傳鴻字有謂大雁者。如曲禮前有車騎則載飛鴻、易鴻漸于磐是也。有謂黃鵠者。此詩是也。單呼鵠。絫呼黃鵠、鴻鵠。黃言其色。鴻之言𨾊也。言其大也。故又單呼鴻雁之大者曰鴻。字當作䲨而假借也。从鳥。江聲。戸工切。九部。
© 漢典

鸿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uŋ˧˥

粤语 hung4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鸿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鴻」。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𨾊」 前2.9.6合36567「鴻」 說文‧鳥部「鴻」 「鸿」「鸿」
甲骨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鴻
䲨
𩾯
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霐(hong2)
    2. 鴻(hong2)
    3. 䞑(hong2)
    4. 鉷(hong2)
    5. 耾(hong2)
    6. 鞃(hong2)
    7. 䫹(hong2)
    8. 紭(hong2)
    9. 㢬(hong2)
    10. 玜(hong2)
    11. 䩑(hong2)
    12. 䲨(hong2)
同部首
    1. 鹦
    2. 鹘
    3. 鹆
    4. 鸮
    5. 鸸
    6. 鹯
    7. 鹟
    8. 鸳
    9. 鸯
    10. 鹋
    11. 鹊
    12. 鹔
同筆畫
    1. 婖
    2. 庵
    3. 阏
    4. 䂈
    5. 㬇
    6. 萡
    7. 涾
    8. 够
    9. 笠
    10. 䓨
    11. 铢
    12. 弶
小學古詩詞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元·白朴 《天净沙·秋》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先秦·《孟子·告子》 《学弈》
初中古詩詞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唐·刘禹锡 《陋室铭》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宋·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