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yīng

ㄧㄥ

部首 鳥

部外 17

總筆畫 28

簡體 鹦

䨉 鹦 𪈤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E1A

左右结构

25111342511134531325111544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mmvo

bvhaf

lozr

67427

拼音 yīng

注音 ㄧㄥ

部首 鳥 部外 17總筆劃 28

統一碼 9E1A筆順 2511134251113453132511154444

通

鸚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鸚

yīng ㄧㄥˉ

     ◎ 見“鸚”。

英語 parrot

德語 Papagei (S)

法語 perroquet

© 漢典

鸚 國語辭典

鸚ㄧㄥyīng
  1. 參見「鸚鵡 」條。

© 漢典
【亥集中】【鳥】 鸚·康熙筆画:28 ·部外筆画:17

鸚 《康熙字典》

【亥集中】【鳥】 鸚·康熙筆画:28 ·部外筆画:17

【唐韻】烏莖切【集韻】於莖切【韻會】幺莖切,𠀤音甖。【說文】鸚鵡,能言鳥也。【前漢·武帝紀】南越獻能言鳥。【師古註】今鸚鵡,隴西南海有之,一種白,一種靑,一種五色。白及五色者尤慧解。師曠謂之乾臯,李昉呼爲隴客。

又鶬鸚。【左傳·昭十七年靑鳥氏杜註】靑鳥,鶬鸚也。以立春鳴,立夏止。

又鸚螺。【南州異物志】鸚鵡螺,狀如覆杯,頭似烏頭,向其腹,視如鸚鵡。【郭璞·江賦】鸚螺旋蝸。【庚信啓】鸚鵡承杯。詳鵡䳇二字註。

© 漢典
【卷四】【鳥】

鸚 《说文解字》

【卷四】【鳥】
『說文解字』

鸚䳇,能言鳥也。从鳥嬰聲。烏莖切

『說文解字注』

(鸚)鸚䳇、逗。能言鳥也。曲禮曰。嬰母能言。不離飛鳥。从鳥。嬰聲。烏莖切。十一部。

© 漢典

鸚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iŋ˥ 唐代读音 *qɛng韩语罗马 AYNG现代韩语 앵

客家话 [客英字典] jin1 [客语拼音字汇] en1 yin1 [海陆腔] rin1 en1 [梅县腔] en1 [陆丰腔] jin1 [东莞腔] jin1 [台湾四县腔] jin1 en1 [宝安腔] jin1粤语 jing1

近代音 影母 庚青韻 平聲陰 英小空;中古音 影母 耕韻 平聲 甖小韻 烏莖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青部 ;王力系统:影母 耕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鸚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鸚」 說文‧鳥部「鸚」「鹦」 「鸚」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䨉
鹦
𪈤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瀴(ying1)
    2. 朠(ying1)
    3. 撄(ying1)
    4. 緓(ying1)
    5. 偀(ying1)
    6. 煐(ying1)
    7. 英(ying1)
    8. 賏(ying1)
    9. 瑛(ying1)
    10. 应(ying1)
    11. 噟(ying1)
    12. 礯(ying1)
同部首
    1. 鴤
    2. 鶊
    3. 鷽
    4. 鶞
    5. 䲩
    6. 鵽
    7. 鷀
    8. 䳙
    9. 鴰
    10. 鸐
    11. 鸖
    12. 鵌
同筆畫
    1. 钂
    2. 鸘
    3. 䠱
    4. 钄
    5. 㿜
    6. 鼺
    7. 驨
    8. 𠆠
    9. 钁
    10. 䄥
    11. 齼
    12. 鸛
初中古詩詞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 《黄鹤楼》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