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hè

ㄏㄜˋ

部首 鳥

部外 16

總筆畫 27

鶴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E16

左右結構

1452444432411121325111544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wyo

mghaf

fvnr

17227

拼音 hè

注音 ㄏㄜˋ

部首 鳥 部外 16總筆劃 27

基本區 9E16筆順 145244443241112132511154444

鸖 基本解釋

● 鸖

hè ㄏㄜˋ


  1. 同「鶴」。
【漢典】
【亥集中】【鳥】 鸖·康熙筆画:27 ·部外筆画:16

鸖 《康熙字典》

【亥集中】【鳥】 鸖·康熙筆画:27 ·部外筆画:16

【正字通】同鶴。【淮南子·覽冥訓】鴻鵠鶬鸖。【史記·衞世家】懿公好鸖。【左傳】作鶴。

【漢典】
【卷四】【鳥】

↳鶴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鸖」字頭,请參考「鶴」字:)
【卷四】【鳥】
《說文解字》

鳴九臯,聲聞于天。从鳥隺聲。下各切

《說文解字注》

(鶴)鶴鳴九皐,聲聞于天。鶴字今補,此見詩小雅,毛曰:皐,澤也。言身隱而名著也。爾雅無鶴,故偁詩。後人鶴與鵠相亂。从鳥隺聲。下各切。古音在二部。

【漢典】

鸖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ɤ˥˧ 日语读音 TSURU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鸖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鶴」。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鶴」 說文‧鳥部「鸖」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鶴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褐(he4)
    2. 嚇(he4)
    3. 㦦(he4)
    4. 嗃(he4)
    5. 㬞(he4)
    6. 何(he4)
    7. 咊(he4)
    8. 焃(he4)
    9. 碋(he4)
    10. 寉(he4)
    11. 靍(he4)
    12. 㵑(he4)
同部首
    1. 鵕
    2. 䴎
    3. 䳀
    4. 鶲
    5. 鳽
    6. 鷭
    7. 鵴
    8. 鸄
    9. 鵿
    10. 鳹
    11. 䳷
    12. 鵂
同筆畫
    1. 䶐
    2. 饠
    3. 䶵
    4. 蠿
    5. 鸕
    6. 躩
    7. 㦭
    8. 㒪
    9. 飝
    10. 鬰
    11. 鑼
    12. 灧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