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í

ㄊㄧˊ

部首 鳥

部外 12

總筆畫 23

𫛴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DE4

左右结构

251251251112325111544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kjo

rjhaf

jjer

67527

拼音 tí

注音 ㄊㄧˊ

部首 鳥 部外 12總筆劃 23

統一碼 9DE4筆順 25125125111232511154444

鷤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鷤

tí ㄊㄧˊ

     ◎ 〔~䳏〕杜鵑鳥,如“~~枉緣催節物,年華不信有傷春。”

© 漢典
【亥集中】【鳥】 鷤·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2

鷤 《康熙字典》

【亥集中】【鳥】 鷤·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2

【廣韻】徒干切【集韻】【韻會】唐干切【正韻】唐闌切,𠀤音壇。雉子。○按《廣韻》以鸛鷒作鸛鷤,似誤。

又【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𠀤音啼。【廣韻】鷤,䳏鳥。【揚雄·反騷】恐鷤䳏之將鳴矣。【註】子規也。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正韻】大計切,𠀤音第。【廣韻】鷤鴂鳥。【玉篇】亦布穀也。

© 漢典

鷤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i˧˥

粤语 dai6 taan5 tai4

近代音 中古音 定母 齊韻 平聲 嗁小韻 杜奚切 四等 開口;定母 寒韻 平聲 壇小韻 徒干切 一等 開口;定母 霽韻 去聲 第小韻 特計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寒部 ;王力系统:定母 元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鷤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𫛴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遆(ti2)
    2. 醍(ti2)
    3. 䈕(ti2)
    4. 䅠(ti2)
    5. 桋(ti2)
    6. 䔶(ti2)
    7. 㣢(ti2)
    8. 崹(ti2)
    9. 䱱(ti2)
    10. 稊(ti2)
    11. 鍗(ti2)
    12. 㡗(ti2)
同部首
    1. 鳰
    2. 鶷
    3. 鷓
    4. 鷹
    5. 鵽
    6. 䲨
    7. 䲩
    8. 䲧
    9. 鵄
    10. 鳯
    11. 鵕
    12. 鸒
同筆畫
    1. 觾
    2. 䶞
    3. 䭡
    4. 䳿
    5. 鱔
    6. 齯
    7. 禷
    8. 䲌
    9. 䥳
    10. 鷲
    11. 𠑭
    12. 攥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