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chún

ㄔㄨㄣˊ

部首 鳥

部外 8

總筆畫 19

簡體 鹑

㝇 鹑 𨿡 𩁛 𪂎 𪆾 鷻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D89

左右结构

41251521325111544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bwo|ybqo

ydhaf

sjyr

07427

拼音 chún

注音 ㄔㄨㄣˊ

部首 鳥 部外 8總筆劃 19

統一碼 9D89筆順 4125152132511154444

通

鶉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鶉

chún ㄔㄨㄣˊ

  1. 鳥名。古稱羽毛無斑者為鵪,有斑者為鶉,後混稱鵪鶉。《廣韻•諄韻》:“鶉,䳺鶉也。”
  2. 傳說中的赤鳳。《埤雅》引《禽經》:“青鳳謂之鶡,赤鳳謂之鶉。”
  3. 星宿名。南方朱鳥七宿的總稱。《左傳•僖公五年》:“鶉之賁賁,天策淳淳。”
  4. 鶉衣的簡稱。比喻破爛的衣服。《荀子•大略》:“子夏家貧,衣若縣鶉。”
  5. 通“醇”。純美。《法言•寡見》:“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鶉兮。”

其它字義


● 鶉

tuán ㄊㄨㄢˊ

  1. 同“鷻”。即雕。《詩•小雅•四月》:“匪鶉匪鳶,翰飛戾天。”

英語 quail; Turnix species (various)

德語 Wachtel (S)

法語 caille

© 漢典

鶉 國語辭典

鶉ㄔㄨㄣˊchún
  1. 參見「鵪鶉 」條。

© 漢典
【亥集中】【鳥】 鶉·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8

鶉 《康熙字典》

【亥集中】【鳥】 鶉·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8

【廣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𠀤音淳。【廣韻】䳺鶉。【本草】鶉大如雞雛,頭細而無尾,有斑點,雄者足高,雌者足𤰞。【淮南子·時則訓】田䑕化爲鶉。

又【畢萬術】蝦蟆得爪化爲鶉。【交州記】南海有黃魚,九月則化爲鶉。【陸佃云】鶉無常居,而有常匹,故《尸子》曰:堯鶉居。詩曰:鶉之奔奔。言鶉能不亂其匹,衞人以爲宣姜鶉之不如也。

又俗言此鳥性淳,飛必附草,行不越草,遇草橫前,卽旋行避之,故曰鶉。【正字通】鶉尾特禿,若衣之短結,故凡敝衣曰衣若縣鶉。

又【山海經】崑崙之丘有鳥,名鶉鳥。是司帝之百服。

又星名。【埤雅】南方朱鳥七宿,曰鶉首,鶉火,鶉尾。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安定郡鶉隂縣。【後漢·郡國志】安定郡有鶉觚。

又與醇同。【揚子·寡學篇】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鶉兮。言孔子敎人,有以手援而醇和也。

又【集韻】船倫切,音脣。義同。

又【集韻】【正韻】𠀤都昆切,音敦。【莊子·天地篇】聖人鶉居而鷇食。

又【集韻】【正韻】徒官切【韻會】徒丸切,𠀤音團。【詩·小雅】匪鶉匪鳶,翰飛戾天。【註】鶉,徒丸反。

© 漢典
【卷四】【隹】

𨿡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鶉”字頭,請參考“𨿡”字:)
【卷四】【隹】
『說文解字』

䨄屬。从隹𦎫聲。常倫切

『說文解字注』

(𨿡)䨄屬也。按說文或言屬,或言别。言屬而别在焉,言别而屬在焉。言䨄屬則𨿡非䨄也。焦氏循曰:說文隼下云:一曰鶉字。鶉卽鷻省。輈人:鳥旟七斿,以象鶉火。鳥隼爲旟,則鶉火之鶉卽鷻。左傳童謠鶉之賁賁,下舉鶉火證之,則詩之言奔奔者,當亦是鷻。惟有縣鶉兮,毛特訓爲小鳥,乃爲䳺鶉也。按内則有鶉羹,詩貆、特、鶉皆謂食物。从隹𦎧聲。常倫切。十三部。

© 漢典

鶉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uən˧˥ 唐代读音 zhuin日语读音 UZURA韩语罗马 SWUN现代韩语 순

客家话 [海陆腔] tun2 shun2 [客英字典] tun2 shun2 [台湾四县腔] tun2 sun2 [客语拼音字汇] tun2 [宝安腔] sun2 tun2 [梅县腔] shun2 tun2粤语 seon4

近代音 穿母 真文韻 平聲陽 唇小空;中古音 禪母 諄韻 平聲 純小韻 常倫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痕部 ;王力系统:禪母 文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鶉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㝇
鹑
𨿡
𩁛
𪂎
𪆾
鷻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㵮(chun2)
    2. 莼(chun2)
    3. 䣩(chun2)
    4. 䐇(chun2)
    5. 滣(chun2)
    6. 醕(chun2)
    7. 䥎(chun2)
    8. 𠄤(chun2)
    9. 䔚(chun2)
    10. 湻(chun2)
    11. 浱(chun2)
    12. 䣨(chun2)
同部首
    1. 䴎
    2. 䲥
    3. 鸘
    4. 鳾
    5. 䳃
    6. 鶠
    7. 鶜
    8. 鶰
    9. 鴫
    10. 鷟
    11. 䳉
    12. 鵁
同筆畫
    1. 雡
    2. 蘏
    3. 鐊
    4. 䜓
    5. 簸
    6. 𠚞
    7. 犥
    8. 礗
    9. 騷
    10. 嚴
    11. 隵
    12. 旜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