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gǎn

ㄍㄢˇ

部首 魚

部外 13

總筆畫 21

繁體 鱤

鱤 𩹸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CE1

左右结构

3525121113125153445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gdn

nmirp

rhjw

23135

拼音 gǎn

注音 ㄍㄢˇ

部首 魚 部外 13總筆劃 21

統一碼 9CE1筆順 352512111312515344544

標

鳡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鱤

(鱤)

gǎn ㄍㄢˇ

  1. 〔~魚〕身體長而大,性兇猛,捕食其他魚類,對淡水養殖業有害。爲大型上等食用魚類。亦稱“黃鑽”。
  2. (鱤)
© 漢典

鳡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鱤

鱤 gǎn

〈名〉

魚名 [Elopichthys bambusa]。鱤魚,又名“黃鑽”、“竿魚”,古代稱賢鰥魚,屬魚綱鯉科,腹平,頭似鯇而口大,頰似鮎而色黃,鱗似鱒而稍細,大者三四十斤,其性情兇猛,捕食其他魚類,對淡水養殖有害

© 漢典
【亥集中】【魚】 鱤·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3

鱤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鳡”字頭,請參考“鱤”字。)
【亥集中】【魚】 鱤·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3

【廣韻】【集韻】𠀤古禫切,音感。魚名,魠也。

又【山海經】減水多鱤魚。【註】一名黃頰。【本草】鱤魚,卽䱤魚。一名鰥魚。鱤,敢也。䱤,䐄也。食而無厭也。

又其性獨行,故曰鰥。【集韻】或省作鰔。

© 漢典

鳡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Ąn˨˩˦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鳡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鱤
𩹸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芉(gan3)
    2. 䇞(gan3)
    3. 感(gan3)
    4. 𠖫(gan3)
    5. 橄(gan3)
    6. 䃭(gan3)
    7. 簳(gan3)
    8. 仠(gan3)
    9. 衦(gan3)
    10. 䵟(gan3)
    11. 澉(gan3)
    12. 趕(gan3)
同部首
    1. 鲤
    2. 鳞
    3. 鲢
    4. 鳏
    5. 鳖
    6. 鲺
    7. 鲖
    8. 鱿
    9. 鲓
    10. 鲙
    11. 鲒
    12. 鲟
同筆畫
    1. 罍
    2. 𠑝
    3. 鐳
    4. 䳱
    5. 欌
    6. 瓔
    7. 籖
    8. 礮
    9. 䰬
    10. 䶛
    11. 鰷
    12. 籒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