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lè

ㄌㄜˋ

部首 魚

部外 11

總筆畫 19

繁體 鰳

鰳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CD3

左右结构

352512111221251125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gal|qgae

nmtjs

reym

24127

拼音 lè

注音 ㄌㄜˋ

部首 魚 部外 11總筆劃 19

統一碼 9CD3筆順 3525121112212511253

標

鳓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鰳

(鰳)

lè ㄌㄜˋ

  1. 〔~魚〕身體側扁,腹部有硬刺,生活在海中,爲重要食用魚類。亦稱“鱠魚”、“白鱗魚”、“曹白魚”。
  2. (鰳)

英語 Chinese herring; shad

© 漢典

鳓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鰳

鰳 lè

〈名〉

鰳魚 [Chinese herring],身體側扁,銀白色,頭小,鰓孔大,無側線。生活在海中。也叫“鱠(快)魚”、“白鱗魚”或“曹白魚”

© 漢典
【亥集中】【魚】 鰳·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1

鰳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鳓”字頭,請參考“鰳”字。)
【亥集中】【魚】 鰳·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1

【篇海】歷得切,音勒。【正字通】鰳魚以四月至海上,漁人聽水聲取之。狀如鰣魚,小首細鱗,腹下有硬刺,乾曰鰳鯗。

© 漢典

鳓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ɤ˥˧

粤语 lak6

韵书
© 漢典

鳓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鰳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乐(le4)
    2. 玏(le4)
    3. 叻(le4)
    4. 忇(le4)
    5. 㔹(le4)
    6. 樂(le4)
    7. 楽(le4)
    8. 牞(le4)
    9. 簕(le4)
    10. 鰳(le4)
    11. 餎(le4)
    12. 扐(le4)
同部首
    1. 鳜
    2. 鲯
    3. 鲽
    4. 鲼
    5. 鲌
    6. 鲬
    7. 鳃
    8. 鲁
    9. 鳈
    10. 鲛
    11. 鳘
    12. 鲋
同筆畫
    1. 類
    2. 鯲
    3. 瀕
    4. 襥
    5. 鵺
    6. 㶎
    7. 䕨
    8. 覵
    9. 𠑏
    10. 殱
    11. 臔
    12. 麗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