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tí

ㄊㄧˊ

部首 魚

部外 9

總筆畫 17

繁體 鯷

鯷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CC0

左右结构

35251211251112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gjh

nmamo

rkai

26181

拼音 tí

注音 ㄊㄧˊ

部首 魚 部外 9總筆劃 17

統一碼 9CC0筆順 35251211251112134

標

鳀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鯷

(鯷)

tí ㄊㄧˊ

     ◎ 〔~魚〕體長十餘釐米,銀灰色,側扁,生活在海中。亦稱“黑背鯷”。幼魚乾製品稱“海蜒”。

英語 anchovy

© 漢典

鳀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鯷

鯷 tí

〈名〉

© 漢典
【亥集中】【魚】 鯷·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9

鯷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鳀”字頭,請參考“鯷”字。)
【亥集中】【魚】 鯷·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9

【唐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正韻】杜兮切,𠀤音題。同鮷。【博雅】鮎也。【類篇】魚重千斤。【戰國策】鯷冠秫縫。【註】鯷,大鮎,以其皮爲冠。

又【前漢·地理志】會稽海外有東鯷人。

又【廣韻】【集韻】𠀤是義切,音䜴。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大計切,𠀤音弟。

又【集韻】上紙切,音是。義𠀤同。

© 漢典

鳀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i˧˥

粤语 tai4潮州话 ti5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鳀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鯷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鶗(ti2)
    2. 䈕(ti2)
    3. 珶(ti2)
    4. 䛱(ti2)
    5. 㡗(ti2)
    6. 䅠(ti2)
    7. 提(ti2)
    8. 罤(ti2)
    9. 桋(ti2)
    10. 䣡(ti2)
    11. 媂(ti2)
    12. 鵜(ti2)
同部首
    1. 鲯
    2. 鲬
    3. 鲄
    4. 鳏
    5. 鲋
    6. 鲱
    7. 鲖
    8. 鳓
    9. 鳑
    10. 鲀
    11. 鳚
    12. 鲎
同筆畫
    1. 䒅
    2. 鎾
    3. 嬱
    4. 䂋
    5. 壔
    6. 䫌
    7. 鍪
    8. 縵
    9. 罿
    10. 𠘚
    11. 䨂
    12. 擊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