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鲜卑

拼音 xiān bēi

注音 ㄒㄧㄢ ㄅㄟ

鲜卑 詞語解釋

解釋

◎ 鮮卑 Xiānbēi

[匈奴serbi] 本指一種獸,古代鮮卑人崇拜它,因而把它用作部族(部落)的名稱,居住在今東北、內蒙古一帶

-----------------
國語辭典
鮮卑xiān bēiㄒㄧㄢ ㄅㄟ
  • 山名。在內蒙古科爾沁右翼之西,當地人稱為「蒙格」。鮮卑族名即因此山而得名。

  •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本屬東胡族。分布在西喇木倫河、洮兒河間,因鮮卑山而得名。漢代時被匈奴打敗,分鮮卑、匈奴二支,匈奴亡後,漸移居匈奴故地。晉時為五胡之一,燕國慕容氏、涼國禿髮氏、秦國乞伏氏及魏國拓跋氏,皆鮮卑族。今為通古斯系。

  • 複姓。如元有灤州節度使鮮卑仲吉。

© 漢典

鲜卑 網路解釋

wikipedia

鮮卑(中文拼音:Xiānbēi;上古漢語擬音:*S[a]r-pe),祖先是古代西伯利亞的遊牧民族東胡(一說山戎)或稱通古斯部落。漢朝時期,匈奴以東的遊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頓單于擊敗後,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成為烏桓和鮮卑二族。鮮卑主要活動於今赤峰市內蒙古東部阿魯科爾沁旗哈古勒河附近,和遼寧西北部。

2世紀時鮮卑國佔據匈奴國領地,稱雄塞北。4世紀西晉滅亡後,鮮卑陸續在今天的中國北方建立前燕、代國、後燕、西燕、西秦、南涼、南燕及北魏等國,而漠北則由鮮卑別支柔然稱霸。439年北魏統一北方,之後時常與柔然發生衝突。而後北魏經歷六鎮之亂後分裂成東魏、西魏,東魏、西魏隨後也分別被北齊、北周所篡。最後北周統一華北,於581年因楊堅篡位而亡。稱霸塞北的柔然汗國也於552年為突厥汗國所滅。于五胡十六國時期在青海建立的鮮卑別支吐谷渾汗國則維持到663年為吐蕃所滅。

三國志立傳人物|鮮卑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啣杯
    2. 险陂
    3. 先辈
    4. 衔碑
    5. 衔悲
    6. 衔桮
    7. 仙梵
    8. 先时
    9. 仙馆
    10. 先室
    11. 先垅
    12. 纤刻
    13. 象箸玉杯
    14. 牲碑
    15. 沓杯
    16. 渌杯
    17. 魏碑
    18. 可悲
相關詞語
    1. 鲜艳
    2. 鲜馥
    3. 鲜朗
    4. 鲜货
    5. 鲜灿
    6. 鲜明
    7. 薄鲜
    8. 艰鲜
    9. 割鲜
    10. 鱼鲜
    11. 德薄才鲜
    12. 干鲜
    13. 卑湿
    14. 卑畜
    15. 卑贱
    16. 卑逊
    17. 卑鄙
    18. 卑行
    19. 叹老嗟卑
    20. 偞卑
    21. 凡卑
    22. 居卑
    23. 抑卑
    24. 积卑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