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鱼腥草

拼音 yú xīng cǎo

注音 ㄩˊ ㄒㄧㄥ ㄘㄠˇ

鱼腥草 詞語解釋

解釋
  • 蕺菜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二•蕺》。
  • -----------------
    國語辭典
    魚腥草yú xīng cǎoㄩˊ ㄒㄧㄥ ㄘㄠˇ
    1. 蕺菜的別名。參見「蕺菜」條。

    © 漢典

    鱼腥草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魚腥草 (三白草科蕺菜屬植物)

  • 魚腥草(英文名HERBA HOUTTUYNIAE)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草藥來源爲三白草科植物蕺菜(拉丁學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乾燥地上部分。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採割,除去雜質,曬乾。
  • 草藥性狀:莖呈扁圓柱形,扭曲,長20~35cm,直徑0.2~0.3cm;表面棕黃色,具縱棱數條,節明顯,下部節上有殘存鬚根;質脆,易折斷。葉互生,葉片卷折皺縮,展平後呈心形,長3~5cm,寬3~4.5cm;先端漸尖,全緣;上表面暗黃綠色至暗棕色,下表麪灰綠色或灰棕色;葉柄細長,基部與托葉合生成鞘狀。穗狀花序頂生,黃棕色。搓碎有魚腥氣味。
  • 魚腥草味辛,性寒涼,歸肺經。能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溼、清熱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實熱、熱毒、溼邪、疾熱爲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現代藥理實驗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余子碌碌
      2. 于迈
      3. 余肉
      4. 魚床子
      5. 余子
      6. 余众
      7. 鳖懆
      8. 演艹
      9. 憋憋懆懆
      10. 茭艹
      11. 憋懆
      12. 茭艸
    相關詞語
      1. 鱼游濠上
      2. 鱼登
      3. 鱼腹
      4. 鱼器
      5. 鱼龙混杂
      6. 鱼羹
      7. 以蚓投鱼
      8. 悬鱼
      9. 鲜鱼
      10. 墨头鱼
      11. 玉版鱼
      12. 锺鱼
      13. 草茅
      14. 草庐
      15. 草鞋亲
      16. 草木知威
      17. 草服
      18. 草茶
      19. 旋草
      20. 龙须草
      21. 郄蝉草
      22. 芳草
      23. 销明草
      24. 毛草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