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zūn

ㄗㄨㄣ

部首 魚

部外 12

總筆畫 23

簡體 鳟

鳟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C52

左右结构

3525121444443125351112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ouf

nftwi

rufd

28346

拼音 zūn

注音 ㄗㄨㄣ

部首 魚 部外 12總筆劃 23

統一碼 9C52筆順 35251214444431253511124

鱒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鱒

zūn ㄗㄨㄣˉ

     ◎ 見“鱒”。

英語 barbel

德語 Seeforelle (S)

© 漢典

鱒 國語辭典

鱒ㄗㄨㄣˋzùn
名
  1.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類條鰭亞綱鮭目。似鯶而小,鱗細,鱗後有一小黑斑, 背濃藍,腹白,體長者至二尺餘,為冷水性魚種。

© 漢典
【亥集中】【魚】 鱒·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2

鱒 《康熙字典》

【亥集中】【魚】 鱒·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2

【廣韻】才本切【集韻】【韻會】粗本切,𠀤蹲上聲。【說文】赤目魚也。【爾雅·釋魚】鮅鱒。【註】似鯶子赤眼。【疏】鮅,一名鱒。【陸璣·草木蟲魚疏】鱒似鯶魚,而鱗細於鯶,赤眼。【詩·豳風】九罭之魚,鱒魴。【傳】大魚也。

又【五音集韻】士晚切,音撰。

又柱兗切,音篆。義𠀤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徂悶切,音鐏。魚名。

又魚入泥。

又【五音集韻】士戀切,音饌。義同。

© 漢典
【卷十一】【魚】

鱒 《说文解字》

【卷十一】【魚】
『說文解字』

赤目魚。从魚尊聲。慈損切

『說文解字注』

(鱒)赤目魚也。見豳風。釋魚曰。鮅鱒。毛傳曰。鱒、大魚也。陸璣、郭樸皆云。鱒似鯶。赤眼。从魚。尊聲。慈損切。十三部。

© 漢典

鱒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uən˥ 日语读音 MASU韩语罗马 CWUN现代韩语 준

客家话 [海陆腔] zun3 [客英字典] zun3 [客语拼音字汇] zun1 [梅县腔] zun3 [台湾四县腔] zun3 [宝安腔] zun3 zun1粤语 cyun5 zyun1

近代音 中古音 從母 混韻 上聲 鱒小韻 才本切 一等 合口;從母 慁韻 去聲 鐏小韻 徂悶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從母 痕部 ;王力系统:從母 文部 ;

赣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鱒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鱒」 說文‧魚部「鱒」「鳟」 「鱒」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鳟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繜(zun1)
    2. 鐏(zun1)
    3. 墫(zun1)
    4. 罇(zun1)
    5. 樽(zun1)
    6. 鶎(zun1)
    7. 鷷(zun1)
    8. 尊(zun1)
    9. 噂(zun1)
    10. 鳟(zun1)
    11. 嶟(zun1)
    12. 遵(zun1)
同部首
    1. 鮂
    2. 鱗
    3. 鯃
    4. 䲔
    5. 鮷
    6. 鮚
    7. 魜
    8. 鮙
    9. 鯴
    10. 鯓
    11. 魰
    12. 鰝
同筆畫
    1. 䞋
    2. 㽯
    3. 癯
    4. 鷻
    5. 鑕
    6. 變
    7. 䴝
    8. 鱙
    9. 㩵
    10. 䥯
    11. 醼
    12. 靆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