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jié

ㄐㄧㄝˊ

部首 魚

部外 6

總筆畫 17

簡體 鲒

鲒 𩷻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B9A

左右结构

35251214444121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ofk

nfgr

rbj

24361

拼音 jié

注音 ㄐㄧㄝˊ

部首 魚 部外 6總筆劃 17

統一碼 9B9A筆順 35251214444121251

鮚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鮚

jié ㄐㄧㄝˊ

     ◎ 蚌。

英語 clam; oyster

德語 Muschel (S, Bio)

法語 Palourde

© 漢典

鮚 國語辭典

鮚ㄐㄧㄝˊjié
名
  1. 一種腹中有小蟹寄居的蚌。《說文解字·魚部》:「鮚,蚌也。」清·段玉裁·注:「《地理志》:『會稽鄞縣有鮚埼亭。』師古曰:『鮚,蚌也。長一寸,廣二分,有一小蟹在其腹中。埼,曲岸也,其中多鮚,故以名亭。』」

© 漢典
【亥集中】【魚】 鮚·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6

鮚 《康熙字典》

【亥集中】【魚】 鮚·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6

【唐韻】巨乙切【集韻】極乙切,𠀤音姞。【說文】蚌也。漢律:會稽郡獻鮚醬。【類篇】𩶁鮚,大蛤。

又【集韻】吉屑切,音結。【前漢·地理志】會稽郡鄞縣有鮚埼亭。【註】師古曰:鮚,音結,蚌也。長一寸,廣二分,有一小蟹在其腹中。

又【集韻】其吉切,音佶。義同。

又【集韻】丘八切,音劼。【玉篇】魚也。【類篇】與𩷻同。

© 漢典
【卷十一】【魚】

鮚 《说文解字》

【卷十一】【魚】
『說文解字』

蚌也。从魚吉聲。漢律:會稽郡獻鮚𤖕。巨乙切

『說文解字注』

(鮚)蚌也。地理志。會稽鄞縣有鮚埼亭。師古曰。鮚、蚌也。長一寸。廣二分。有一小蟹在其腹中。埼、曲岸也。其中多鮚。故以名亭。按此名瑣鮚。瑣者、小也。鮚之小者。江賦。瑣蛣腹蟹。注引南越志曰。瑣蛣長寸餘。大者長二三寸。腹中有蟹子。如榆莢。合體共生。皆爲蛣取食。从魚。吉聲。巨乙切。十二部。文選字作蛣。漢律。會稽郡獻鮚𤖕二斗。二斗二字依廣韵補。廣韵斗誤升。小徐本作三斗。

© 漢典

鮚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ɛ˧˥ 日语读音 HAMAGURI韩语罗马 KIL

粤语 git3

近代音 中古音 群母 質韻 入聲 姞小韻 巨乙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屑部 ;王力系统:羣母 質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鮚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鮚」 說文‧魚部「鮚」「鲒」 「鮚」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鲒
𩷻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傑(jie2)
    2. 碣(jie2)
    3. 媫(jie2)
    4. 䣠(jie2)
    5. 滐(jie2)
    6. 㸅(jie2)
    7. 㨩(jie2)
    8. 羯(jie2)
    9. 䗻(jie2)
    10. 桔(jie2)
    11. 蠞(jie2)
    12. 嶻(jie2)
同部首
    1. 鯶
    2. 鮴
    3. 䱗
    4. 䱴
    5. 魢
    6. 䰹
    7. 䱉
    8. 鱐
    9. 鯤
    10. 鰯
    11. 䱬
    12. 鯡
同筆畫
    1. 𠐢
    2. 㒞
    3. 燶
    4. 濰
    5. 賷
    6. 鍫
    7. 麰
    8. 䣖
    9. 蹋
    10. 駼
    11. 嬶
    12. 贅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