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ū

ㄑㄩ

部首 魚

部外 5

總筆畫 16

鱋 鰈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B7C

左右结构

35251214444121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ofc

nfgi

rbzs

24332

拼音 qū

注音 ㄑㄩ

部首 魚 部外 5總筆劃 16

統一碼 9B7C筆順 3525121444412154

魼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魼

qū ㄑㄩˉ

     ◎ 比目魚。

© 漢典
【亥集中】【魚】 魼·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5

魼 《康熙字典》

【亥集中】【魚】 魼·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5

【唐韻】去魚切【集韻】丘於切,𠀤音墟。【說文】魚也。【類篇】一曰比目魚。【前漢·司馬相如傳】禺禺魼鰨。【註】魼,比目魚也。狀似牛脾,細鱗,紫色,兩相合乃得行。

又【山海經】柢山有魚焉,其狀如牛,蛇尾,有翼有羽,在脅下,曰魼魚。【玉篇】亦作鰈。【類篇】或作鱋。

又【廣韻】吐盍切【集韻】託盍切,𠀤音榻。

又【集韻】迄業切,音脅。義𠀤同。

© 漢典
【卷十一】【魚】

魼 《说文解字》

【卷十一】【魚】
『說文解字』

魚也。从魚去聲。去魚切

『說文解字注』

(魼)魼魚也。舊刪魼字。今補。此如河篆下云河水也之例。漢書上林賦。禺禺魼鰨。郭樸注云。比目魚也。按郭說未知其審。犬部狧字下有比目魚鰈。同爾雅。而魚部無鰈字。玉篇、廣韵合魼鰈爲一字。非也。从魚。去聲。去魚切。五部。

© 漢典

魼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y˥

客家话 [海陆腔] ki1 [客英字典] ki1 [台湾四县腔] ki1粤语 heoi1 keoi1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魚韻 平聲 虚小韻 去魚切 三等 合口;透母 盍韻 入聲 榻小韻 吐盍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曉母 怗部 ;溪母 模部 ;王力系统:曉母 葉部 ;溪母 魚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魼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魼」 秦子戈春秋早期集成11352「魼」 說文‧魚部「魼」
「魼」 秦子戈春秋早期考古與文物03.2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鱋
鰈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駈(qu1)
    2. 㭕(qu1)
    3. 坥(qu1)
    4. 胠(qu1)
    5. 覰(qu1)
    6. 麹(qu1)
    7. 阹(qu1)
    8. 曲(qu1)
    9. 憈(qu1)
    10. 䖦(qu1)
    11. 敺(qu1)
    12. 筁(qu1)
同部首
    1. 䲘
    2. 鯥
    3. 鰝
    4. 鮛
    5. 鯂
    6. 鰵
    7. 鮪
    8. 鯐
    9. 鰴
    10. 䱫
    11. 鰶
    12. 鮲
同筆畫
    1. 璞
    2. 衟
    3. 㠔
    4. 膨
    5. 穇
    6. 䁪
    7. 擔
    8. 糖
    9. 褷
    10. 𠆌
    11. 濅
    12. 靦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