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hī

ㄔ

部首 鬼

部外 11

總筆畫 21

䄜 䬜 离 螭 𩗨 𩘉 𩱹 𩲓 𩲶 𩳀 𩳦 𩳩 𩴭 𩲵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B51

半包围结构

32511355441345225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qcc

hiyub

njlz

20512

拼音 chī

注音 ㄔ

部首 鬼 部外 10總筆劃 19

統一碼 9B51筆順 3251135544134522554

標

魑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魑

chī ㄔˉ

     ◎ 〔~魅〕傳說中指山林裏能害人的怪物,如“~~魍魎”(指各種各樣的壞人)。

英語 a mountain demon resembling a tiger

德語 >

法語 lutin

© 漢典

魑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魑 chī

〈名〉

(1) (形聲。從鬼,離聲。本義:精怪名)

(2) 傳說中的山神 [mountain god]

始經魑魅之塗,卒踐無人之境。——孫綽《遊天台山賦》

(3) 又如:魑魅(古代傳說中山神和精怪,能作祟禍人。泛指壞人);魑魅魍魎(本爲山怪水神,引申爲各式各樣的壞人)

(4) 泛指鬼怪 [demon]。如:魑祟(鬼怪)

© 漢典

魑 國語辭典

魑ㄔchī
  1. 參見「魑魅 」條。

© 漢典
【亥集上】【鬼】 魑·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1

魑 《康熙字典》

【亥集上】【鬼】 魑·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1

〔古文〕𩳩【唐韻】丑知切【集韻】【韻會】【正韻】抽知切,𠀤音摛。【說文】鬼屬。詳魅字註。

© 漢典
【卷九】【鬼】

魑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魑”字頭,請參考“魑”字:)
【卷九】【鬼】
『說文解字』

鬼屬。从鬼从离,离亦聲。丑知切

© 漢典

魑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ʅ˥ 唐代读音 tjiɛ日语读音 SUDAMA韩语罗马 LI现代韩语 리

客家话 [海陆腔] li2 [客英字典] li2 mi2 [台湾四县腔] li2 [宝安腔] ci1 li2 [客语拼音字汇] ci1粤语 ci1潮州话 li5

近代音 中古音 徹母 支韻 平聲 摛小韻 丑知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歌部 ;王力系统:透母 歌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魑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魑」 說文‧鬼部「魑」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䄜
䬜
离
螭
𩗨
𩘉
𩱹
𩲓
𩲶
𩳀
𩳦
𩳩
𩴭
𩲵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瓻(chi1)
    2. 痴(chi1)
    3. 絺(chi1)
    4. 䬜(chi1)
    5. 妛(chi1)
    6. 癡(chi1)
    7. 鴟(chi1)
    8. 彲(chi1)
    9. 胵(chi1)
    10. 瞝(chi1)
    11. 哧(chi1)
    12. 媸(chi1)
同部首
    1. 魈
    2. 魒
    3. 魇
    4. 䰣
    5. 魆
    6. 鬿
    7. 魓
    8. 䰥
    9. 魃
    10. 䰫
    11. 䰪
    12. 鬼
同筆畫
    1. 䤐
    2. 麖
    3. 爍
    4. 瓉
    5. 蹲
    6. 䕱
    7. 蘣
    8. 韛
    9. 䀊
    10. 蘁
    11. 黀
    12. 鏂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