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í

ㄑㄧˊ

部首 髟

部外 10

總筆畫 20

䰇 𨲘 𩥂 鰭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B10

上下结构

1211154333121335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defj

shjpa

chrk

72601

拼音 qí

注音 ㄑㄧˊ

部首 髟 部外 10總筆劃 20

統一碼 9B10筆順 12111543331213352511

鬐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鬐

qí ㄑㄧˊ

  1. 鬃毛:“毛周其體,長如馬~。”
  2. 古通“鰭”。

英語 horse's mane; fins

德語 Rückenfinnen (S)

法語 nageoire dorsale,crinière de cheval

© 漢典

鬐 國語辭典

鬐ㄑㄧˊqí
名
  1. 馬頸上的長毛。《尉繚子·制談》:「猶良驥騄駬之駛,彼駕駑馬鬐興角逐,何能紹吾氣哉!」《聊齋志異·卷四·驅怪》:「毛周其體,長如馬鬐。」

  2. 魚脊上的鰭。《儀禮·士虞禮》:「載猶進柢,魚進鬐。」《莊子·外物》:「已而大魚食之,牽巨鉤錎沒而下,鶩揚而奮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蕩。」

© 漢典
【亥集上】【髟】 鬐·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0

鬐 《康熙字典》

【亥集上】【髟】 鬐·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0

【唐韻】渠脂切【集韻】【韻會】渠伊切,𠀤音耆。【說文】馬鬣也。【廣韻】馬項上鬐也。【揚子·方言】鬐尾稍盡也。【註】鬐,毛物漸落去之名。

又【儀禮·士虞禮記】魚進鬐。【註】鬐,脊也。【莊子·外物篇】揚而奮鬐。

© 漢典
【卷九】【髟】

鬐 《说文解字》

【卷九】【髟】
『說文解字』

馬鬣也。从髟耆聲。渠脂切

© 漢典

鬐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 日语读音 TATEGAMI韩语罗马 KI现代韩语 기

客家话 [海陆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梅县腔] ki2粤语 kei4潮州话 ki5

近代音 溪母 齊微韻 平聲陽 奇小空;中古音 群母 脂韻 平聲 鬐小韻 渠脂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灰部 ;王力系统:羣母 脂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鬐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鬐」 說文‧髟部「鬐」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䰇
𨲘
𩥂
鰭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肵(qi2)
    2. 䱈(qi2)
    3. 陭(qi2)
    4. 鵸(qi2)
    5. 簯(qi2)
    6. 禥(qi2)
    7. 锜(qi2)
    8. 忯(qi2)
    9. 枝(qi2)
    10. 脐(qi2)
    11. 齐(qi2)
    12. 䓅(qi2)
同部首
    1. 鬟
    2. 䰐
    3. 鬜
    4. 䯭
    5. 髾
    6. 鬌
    7. 鬂
    8. 髼
    9. 鬖
    10. 䰔
    11. 䯾
    12. 鬡
同筆畫
    1. 蠙
    2. 䊭
    3. 籎
    4. 䫩
    5. 曦
    6. 譨
    7. 䳦
    8. 蘨
    9. 𠓏
    10. 䌥
    11. 競
    12. 䂍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