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hāo

ㄕㄠ

部首 髟

部外 7

總筆畫 17

𨲆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AFE

上下結構

1211154333243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deie

shfb

chkq

72227

拼音 shāo

注音 ㄕㄠ

部首 髟 部外 7總筆劃 17

基本區 9AFE筆順 12111543332432511

髾 基本解釋

● 髾

shāo ㄕㄠˉ


  1. 頭髮梢:「撮發爲髻,散垂餘~於其後。」
  2. 旌旗上所垂的羽毛:「曳長庚之飛~。」
  3. 古代婦女衣服上的裝飾,形如燕尾:「蜚襳垂~。」

英語 tail of a comet; long hair

法語 queue d'une comète,cheveux longs

【漢典】

髾 國語辭典

髾ㄕㄠshāo
名
  1. 髮梢。《廣韻·平聲·肴韻》:「髾,髮尾。」《宋史·卷四八九·外國傳五·占城傳》:「撮髮為髻,散垂餘髾於其後。」

  2. 古代婦女衣服上的飾物,形似燕尾。《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上》:「衯衯裶裶,揚衪戌削,蜚襳垂髾。」唐·顏師古·注:「髾謂燕尾之屬,皆衣上假飾,非髻垂也。」

  3. 旌旗上所垂飾的羽毛。《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傳》:「曳長庚之飛髾,載日月之太常。」

【漢典】
【亥集上】【髟】 髾·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7

髾 《康熙字典》

【亥集上】【髟】 髾·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7

【廣韻】【正韻】所交切【集韻】【韻會】師交切,𠀤音梢。髮尾。【史記·司馬相如傳】蜚纖垂髾。【又】曳彗星以爲髾。【註】髾,燕尾也。【後漢·馬融傳】曳長庚之飛髾。【註】卽旌旗所垂之羽毛也。

又【集韻】所敎切,音稍。義同。

又【集韻】山巧切,音稍。毛髮長。

【漢典】

髾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ɑu˥

客家话 [海陆腔] sau1 [宝安腔] sau1 [客语拼音字汇] sau1 seu1 [台湾四县腔] sau1 [客英字典] sau1粤语 saau1潮州话 sau1

近代音 審母 蕭豪韻 平聲陰 梢小空;中古音 審生母 肴韻 平聲 梢小韻 所交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豪部 ;王力系统:山母 宵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髾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𨲆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韒(shao1)
    2. 捎(shao1)
    3. 䈰(shao1)
    4. 焼(shao1)
    5. 萷(shao1)
    6. 旓(shao1)
    7. 鮹(shao1)
    8. 艄(shao1)
    9. 稍(shao1)
    10. 弰(shao1)
    11. 筲(shao1)
    12. 烧(shao1)
同部首
    1. 鬒
    2. 䯳
    3. 鬟
    4. 鬉
    5. 䯷
    6. 鬂
    7. 鬁
    8. 䯭
    9. 鬃
    10. 髰
    11. 䰇
    12. 䯿
同筆畫
    1. 䈸
    2. 麯
    3. 䉅
    4. 謞
    5. 鬀
    6. 㿊
    7. 瀞
    8. 檀
    9. 擤
    10. 駽
    11. 鮮
    12. 㸃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