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kuān

ㄎㄨㄢ

部首 骨

部外 10

總筆畫 20

繁體 髖

髖 𦢮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ACB

左右结构

25545251144512225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mepq

bbjtu

lwel

73212

拼音 kuān

注音 ㄎㄨㄢ

部首 骨 部外 10總筆劃 19

統一碼 9ACB筆順 2554525114451222535

標

髋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髖

(髖)

kuān ㄎㄨㄢˉ

  1. 〔~骨〕組成盆骨的大骨,左右各一,是由髂骨、坐骨、恥骨合成的。通稱“胯骨”。
  2. (髖)

英語 hipbone; hip

德語 Becken (S, Bio)

法語 bassin osseux

© 漢典

髋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髖

髖 kuān

〈名〉

(1) 臀部 [hip]

髖,髀上也。從骨,寬聲。字亦作髖。——《說文》

髖,尻也。——《廣雅》

至於髖髀之所。——《漢書·賈誼傳》

(相馬之法)淺髖薄髀,五駑。——《齊民要術》

(2) 髖骨,通稱胯骨 [hip bone]。如:髖髀(胯骨與股骨)

常用詞組


髖骨
© 漢典
【亥集上】【骨】 髖·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15

髖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髋”字頭,請參考“髖”字。)
【亥集上】【骨】 髖·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15

【唐韻】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枯官切,𠀤音寬。與臗同。【說文】𩩙上。【博雅】髖,䯊也。【釋名】髖,緩也。其腋皮厚而緩也。【廣韻】兩股閒也。【前漢·賈誼傳】屠牛垣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者,所排擊剝割皆衆理解也,至于髖𩩙之所,非斤則斧。

又【廣韻】苦昆切【集韻】枯昆切,𠀤音坤。體也。𩪡也。

© 漢典
【卷四】【骨】

髖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髋”字頭,請參考“髖”字:)
【卷四】【骨】
『說文解字』

髀上也。从骨寬聲。苦官切

『說文解字注』
髀上也。髀上爲?之兩旁。故其字次於?。髖者、其骨冣寬大也。諸書所謂䯊骨。?髂皆同也。埤蒼作髂。字林作䯊。皆云𦝫骨。謂上屬於𦝫也。釋名云。樞機也。要髀股動搖如樞機也。正謂此髖與髀相接處。釋骨曰。骶之上俠脊十七節至二十節起骨曰腰髁骨。曰兩髁。按髁當作䯊。○骨空論云。輔骨上、橫骨下爲楗。注。膝輔骨上、腰髖骨下爲楗。按橫骨卽髖。橫之言廣也。楗卽髀骨之直者。機卽髀骨與髖相構處也。从骨。寬聲。胡官切。十四部。
© 漢典

髋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ʰuan˥

粤语 fun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髋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髖」。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髖」 說文‧骨部「髖」 「髋」「髋」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髖
𦢮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髖(kuan1)
    2. 鑧(kuan1)
    3. 寛(kuan1)
    4. 㝟(kuan1)
    5. 臗(kuan1)
    6. 宽(kuan1)
    7. 寬(kuan1)
同部首
    1. 髉
    2. 骲
    3. 髕
    4. 䯦
    5. 骾
    6. 骶
    7. 骷
    8. 骱
    9. 䯞
    10. 髊
    11. 䯠
    12. 䯒
同筆畫
    1. 嬹
    2. 羶
    3. 鶐
    4. 䫟
    5. 㒣
    6. 䶖
    7. 㜵
    8. 䫡
    9. 覸
    10. 霫
    11. 簽
    12. 寳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