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hái

ㄏㄞˊ

部首 骨

部外 6

總筆畫 16

胲 䠹 䯐 𡱍 𩩏 𩩰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AB8

左右结构

2554525114153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meyw

bbyvo

lwzo

70282

拼音 hái

注音 ㄏㄞˊ

部首 骨 部外 6總筆劃 15

統一碼 9AB8筆順 255452511415334

通 標

骸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骸

hái ㄏㄞˊ

  1. 骨頭:~骨。屍~。
  2. 身體:病~。殘~。

英語 skeleton, body; leg bone

德語 Knochen des Körpers

法語 os,squellette,ossature,corps

© 漢典

骸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骸 hái

〈名〉

(1) (形聲。從骨,亥聲。本義:脛骨,小腿骨)

(2) 同本義 [shin bone]

骸,脛骨也。——《說文》。段玉裁注:“《骨空論》曰:‘膝解爲骸關,俠膝之骨爲連骸。’然則正謂脛骨爲骸矣。”

骸下爲輔,輔上爲膕。——《素問》

析骸而炊之。——《公羊傳·宣公十五年》

[相馬]臂欲大而短,骸欲小而長。——《齊民要術》

(3) 骨,屍骨 [skeleton remained bones of the body]

即如忠烈遺骸。——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4) 又如:屍骸;骸炭(骨灰);骸筋(筋骨);骸骼(屍骨)

(5) 身體 [body]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異,戴髮含齒,倚有趣者,謂之人。——《列子·黃帝》

(6) 又如:殘骸;病骸

常用詞組


骸骨
© 漢典

骸 國語辭典

骸ㄏㄞˊhái
名
  1. 脛骨、小腿骨。《說文解字·骨部》:「骸,脛骨也。」清·段玉裁·注:「膝解為骸關,俠膝之骨為連胲。然則正謂脛骨為骸矣。」

  2. 骨的通稱。《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漢·何休·解詁:「骸,人骨也。」唐·李白〈南奔書懷〉詩:「舟中指可掬,城上骸爭爨。」

  3. 身體、軀體。如:「形骸」、「屍骸」、「遺骸」。《呂氏春秋·孟春紀·重己》:「其為輿馬衣裘也,足以逸身暖骸而已矣。」《列子·黃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異,戴髮含齒,倚而趣者,謂之人。」

© 漢典
【亥集上】【骨】 骸·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6

骸 《康熙字典》

【亥集上】【骨】 骸·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6

【唐韻】戸皆切【集韻】【韻會】【正韻】雄皆切,𠀤音諧。【說文】脛骨也。【博雅】骨也。【左傳·宣十五年】析骸以爨。【莊子·逍遙遊】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

又【德充符】直寓六骸。【釋文】手足首身也。

又【集韻】柯開切,音該。與胲同。【類篇】足大指毛也。

© 漢典
【卷四】【骨】

骸 《说文解字》

【卷四】【骨】
『說文解字』

脛骨也。从骨亥聲。戶皆切

『說文解字注』

(骸)脛骨也。上文言脛也、骹也。不言骨者。骹骭皆目其表也。骨空論曰。膝解爲骸關。俠膝之骨爲連骸。然則正謂脛骨爲骸矣。下文云。連骸下爲輔。輔卽骸也。膝解爲其關。俠膝之骨連之也。字從亥者。亥、荄也。荄、根也。公羊傳注。骸、人骨也。則引伸爲凡人骨之偁。从骨。亥聲。戸皆切。古音在一部。

© 漢典

骸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Ąi˧˥ 日语读音 MUKURO韩语罗马 HAY现代韩语 해越南语 hài

客家话 [海陆腔] hai2 [客语拼音字汇] hai2 [客英字典] hai2 [台湾四县腔] hai2 [梅县腔] hai2 [宝安腔] hai2粤语 haai4 hoi4潮州话 hai5

近代音 曉母 皆來韻 平聲陽 鞋小空;中古音 匣母 皆韻 平聲 諧小韻 戶皆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咍部 ;王力系统:匣母 之部 ;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骸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骸」 說文‧骨部「骸」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胲
䠹
䯐
𡱍
𩩏
𩩰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㜾(hai2)
    2. 还(hai2)
    3. 䯐(hai2)
    4. 䠽(hai2)
    5. 䱺(hai2)
    6. 嚡(hai2)
    7. 還(hai2)
    8. 孩(hai2)
    9. 㨟(hai2)
    10. 䠹(hai2)
    11. 郂(hai2)
    12. 䂤(hai2)
同部首
    1. 䯉
    2. 骬
    3. 骲
    4. 骱
    5. 骾
    6. 骰
    7. 髁
    8. 䯆
    9. 骯
    10. 髀
    11. 髗
    12. 髈
同筆畫
    1. 璇
    2. 蝜
    3. 誾
    4. 噇
    5. 糉
    6. 餝
    7. 暷
    8. 䔵
    9. 䅴
    10. 槮
    11. 䐬
    12. 緞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