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sì

ㄙˋ

部首 馬

部外 5

總筆畫 8

繁體 駟

駟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A77

左右结构

551253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clg|cglg

nmwc

xlk

76100

拼音 sì

注音 ㄙˋ

部首 馬 部外 5總筆劃 8

統一碼 9A77筆順 55125351

標

驷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駟

(駟)

sì ㄙˋ

  1. 古代同駕一輛車的四匹馬;或套着四匹馬的車:~介(由四匹披甲的馬所駕的戰車)。~馬高車。一言既出,~馬難追(喻話說出後無法再收回,說話要算數)。
  2. 古星名(亦作“天駟”、“天龍”)。
  3. 古同“四”。

英語 team of four horses; horses

德語 Stern (S)​,Si (Eig, Fam)

法語 groupe de quatre cheveaux

© 漢典

驷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駟

駟 sì

〈名〉

(1) (形聲。從馬,四聲。本義:同駕一輛車的四匹馬。或駕四馬之車)

(2) 同本義 [team of four horses]

駟,馬一乘也。——《說文》。徐鍇曰:“四馬也。”

駟,四馬一乘也。——《玉篇》

駟介旁旁。——《詩·鄭風·清人》

結駟千乘。——《莊子·人間世》

齊景公有馬千駟。——《論語·季氏》

齊王聞之,君臣恐懼遣太傅齎黃金千斤,文東二駟,服劍一封書謝 孟嘗君。——《戰國策·齊策》

(3) 又如:上駟(最好的駕四馬之車);駟牡(同駕一車的四匹公馬);駟馬之門(能容駟馬高車通過的大門。借指顯貴);駟介(由四匹披甲戰馬拉的車);駟鐵(駕一車的四匹赤黑馬);駟驪(駕一車的四匹深黑色馬);駟騏(架一車的四匹騏馬);駟車(駟馬所拉之車);駟蓋(駟車);駟黃(駕一車的四匹黃騂馬)

(4) 馬 [horse]

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若駟之過隙,然而遂之,則是無窮也。——《荀子·禮論》

(5) 古星名 [stars]。亦作“天駟”、“天龍”

月在天駟。——《國語·周語下》

(6) 又如:駟房(房星)

常用詞組


駟不及舌駟馬
© 漢典
【亥集上】【馬】 駟·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5

駟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驷”字頭,請參考“駟”字。)
【亥集上】【馬】 駟·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韻會】息利切【正韻】息漬切,𠀤音四。【玉篇】四馬一乗也。【詩·鄘風】良馬五之疏王肅云:古者一轅之車駕三馬則五轡,夏后氏駕兩,謂之麗。殷益一騑,謂之驂。周又益一騑,謂之駟。駟者,一乗四馬,兩服兩驂是也。董氏曰:馬在車中爲服,在車外爲驂。

又【左傳·文十一年】富父終甥駟乗。

又【前漢·郊祀志】秦祀四畤,每畤用木寓龍一駟,木寓車馬一駟,各如其帝色。【註】李奇曰:寓寄也,寄生龍形於木也。師古曰:一駟亦四龍也。

又星名。【爾雅·釋天】天駟房也。【註】房四星,謂之天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駟望縣。【又】樂浪郡駟望縣又姓。【左傳·定十年】郈工師駟赤。

又【前漢·文帝紀】齊王舅父駟鈞。

又借作四。【禮·樂記】夾振之而駟伐,盛威於中國也。【註】駟當爲四。每奏四伐,一擊一刺爲一伐。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息七切,音悉。義同。

© 漢典
【卷十】【馬】

駟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驷”字頭,請參考“駟”字:)
【卷十】【馬】
『說文解字』

一乘也。从馬四聲。息利切

『說文解字注』
一乘也。周禮校人。鄭司農注云。四匹爲乘。按乘者、覆也。車軛駕乎馬上曰乘。馬必四。故四馬爲一乘。不必巳駕者也。引伸之、凡物四曰乘。如乘矢、乘皮、乘韋、乘壺皆是。駟者、馬一乘之名。鄭淸人箋云。駟、四馬也。按詩言四牡、言四騏、言四驖、言四騵、言四駱、言四黃皆作四。下一字皆馬名也。言駟介、言俴駟皆作駟。謂有所以加乎駟者也。今詩作駟驖、駟騵。而干旄疏引異義、公羊隱元年疏、說文驖字下皆不誤。从馬。四聲。息利切。十五部。
© 漢典

驷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sɿ˥˧

粤语 si3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驷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駟」。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駟」 魯宰駟父鬲春秋早期集成707「駟」 曾145「駟」 說文‧馬部「駟」 睡.秦179「駟」 「驷」「驷」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駟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巳(si4)
    2. 瀃(si4)
    3. 㹑(si4)
    4. 佀(si4)
    5. 泗(si4)
    6. 蕼(si4)
    7. 鈶(si4)
    8. 俟(si4)
    9. 䎣(si4)
    10. 𠒃(si4)
    11. 似(si4)
    12. 杫(si4)
同部首
    1. 驾
    2. 驻
    3. 骕
    4. 骤
    5. 骊
    6. 驯
    7. 骑
    8. 驼
    9. 骐
    10. 骟
    11. 骒
    12. 骚
同筆畫
    1. 㹢
    2. 岵
    3. 𠂱
    4. 闹
    5. 坨
    6. 㑌
    7. 㸚
    8. 𠈡
    9. 囹
    10. 矸
    11. 往
    12. 茂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