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zōu

ㄗㄡ

部首 馬

部外 10

總筆畫 20

簡體 驺

驺 𩣿 𩤍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A36

左右结构

1211254444355233552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cqbt|coqt

sfpuu

curz

77327

拼音 zōu

注音 ㄗㄡ

部首 馬 部外 10總筆劃 20

統一碼 9A36筆順 12112544443552335523

騶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騶

zōu ㄗㄡˉ

     ◎ 見“騶”。

英語 mounted escort; groom

德語 gehen, führen ,Zou (Eig, Fam)

© 漢典

騶 國語辭典

騶ㄗㄡzōu
名
  1. 古代主管駕駛車馬的小官。《禮記·月令》:「命僕及七騶咸駕。」《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張讓傳》:「凡詔所徵求,皆令西園騶密約敕,號曰『中使』。」

  2. 古代貴族出行時,居前導或後隨的騎士。《漢書·卷二·惠帝紀》:「外郎不滿二歲,賜錢萬。……執戟、武士、騶比外郎。」晉·干寶《搜神記·卷四》:「忽于樹間逢一絳衣騶,呼班云:『泰山府君召!』」

  3. 姓。如漢代有騶餘善。

© 漢典
【亥集上】【馬】 騶·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0

騶 《康熙字典》

【亥集上】【馬】 騶·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0

【唐韻】【正韻】側鳩切【集韻】【韻會】葘尤切,𠀤音鄒。【玉篇】騶虞,義獸,至德所感則見。馬之屬。【埤雅】騶虞尾長於身,西方之獸也。不履生草,食自死之肉。【詩·召南】于嗟乎騶虞。○按《賈誼·新書》以詩騶虞爲騶人虞人,非獸也。《正字通》,騶虞或作騶吾,騶牙。吾牙字雖與虞異,其爲騶虞一也。字彙分騶虞騶牙爲二獸,泥。

又【說文】廐御也。【禮·月令】季秋,天子敎於田獵,命僕及七騶咸駕。【註】七騶,謂趣馬,主爲諸官駕說者也。【疏】天子馬有六種,種別有騶,則六騶也。

又有總主之人,𠀤六騶有七,故爲七騶,皆以馬駕車。

又【左傳·成十八年】程鄭爲乗馬御,六騶屬焉,使訓羣騶知禮。【註】六騶,六閑之騶。

又騶虞,縣名。【前漢·地理志】西河郡騶虞縣。

又姓。周騶衍騶忌皆齊人,見【戰國策】。

又與菆同。【前漢·鼂錯傳】材官騶發,矢道同的。【註】蘇林曰:騶音馬驟之驟。如淳曰:騶,矢也。師古曰:騶謂矢之善者也。春秋左氏傳作菆字,其音同。騶發,發騶矢以射也。蘇音失之矣。

又與趨走之趨同。【荀子·正論篇】步中武象,騶中韶濩,所以養耳。

又叶逡須切,音趨。【前漢·敘傳】舞陽鼓刀,滕公廐騶。穎隂商販,曲周庸夫。攀龍附鳳,𠀤乗天衢。

又叶牕兪切,音芻。【淮南子·原道訓】四時爲馬,隂陽爲騶,乗雲凌霄,與造化者俱。

又【集韻】才𠋫切。與驟同。【禮·曲禮】車驅而騶。【註】騶音驟。

© 漢典
【卷十】【馬】

騶 《说文解字》

【卷十】【馬】
『說文解字』

廏御也。从馬芻聲。側鳩切

『說文解字注』

(騶)廏御也。按騶之叚借作趣。周禮、詩、周書之趣馬。月令、左傳謂之騶。一用叚借、一用本字也。周禮。乘馬一師四圉。三乘爲皁。皁一趣馬。三皁爲𣪠。𣪠一馭夫。六𣪠爲廏。廏一僕夫。趣馬掌贊正良馬。而齊其飲食。掌駕說之頒。鄭曰。趣馬、趣養馬者也。按趣者、疾也。掌疾養馬故曰騶。其字从芻馬、正謂養馬也。左傳。程鄭爲乘馬御。六騶屬焉。使訓羣騶知禮。杜注云。六騶、六閑之騶。月令。季秋。命僕及七騶咸駕。鄭云。七騶謂趣馬主爲諸官駕說者也。周禮趣馬統於馭夫。馭夫統於廏之僕夫。故約言之曰廏馭。漢書。材官騶發。蘇林讀爲驟。如淳讀爲菆。从馬。芻聲。此舉形聲包會意。側鳩切。四部。

© 漢典

騶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ou˥ 唐代读音 jriou日语读音 UMAKAI韩语罗马 CHWU现代韩语 추

客家话 [海陆腔] zeu1 cu1 [台湾四县腔] zeu1 cu1 [客英字典] zeu1 [梅县腔] zeu1 [客语拼音字汇] zeu1粤语 zau1

近代音 照母 尤侯韻 平聲陰 鄒小空;中古音 照莊母 尤韻 平聲 鄒小韻 側鳩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侯部 ;王力系统:莊母 侯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騶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騶」 說文‧馬部「騶」 睡.為6「騶」「驺」 「騶」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驺
𩣿
𩤍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齱(zou1)
    2. 箃(zou1)
    3. 鄹(zou1)
    4. 邹(zou1)
    5. 鲰(zou1)
    6. 齺(zou1)
    7. 鄒(zou1)
    8. 鯫(zou1)
    9. 棷(zou1)
    10. 陬(zou1)
    11. 諏(zou1)
    12. 驺(zou1)
同部首
    1. 驪
    2. 駑
    3. 駎
    4. 䮳
    5. 駱
    6. 䮿
    7. 䮯
    8. 騪
    9. 䮟
    10. 驕
    11. 䮽
    12. 騃
同筆畫
    1. 爋
    2. 騬
    3. 鱀
    4. 㒤
    5. 麛
    6. 籇
    7. 𠑂
    8. 轘
    9. 鶗
    10. 纁
    11. 櫩
    12. 襫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