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tái

dài

ㄊㄞˊ

ㄉㄞˋ

部首 馬

部外 5

總筆畫 15

簡體 骀

骀 𩦽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9D8

左右结构

121125444454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cckg|cock

sfir

cuzj

73360

拼音 tái dài

注音 ㄊㄞˊ ㄉㄞˋ

部首 馬 部外 5總筆劃 15

統一碼 99D8筆順 121125444454251

駘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駘

tái ㄊㄞˊ

  1. 劣馬,亦喻庸才:駑~。羸~。
  2. 馬銜脫落:“馬~其銜,四牡橫奔”。

英語 an old, tired horse, a jade; tired, exhausted

法語 (arch.)​ fatigué,épuisé

© 漢典

駘 國語辭典

駘ㄊㄞˊtái
名
  1. 劣馬。《楚辭·宋玉·九辯》:「卻騏驥而不乘兮,策駑駘而取路。」北周·庾信〈代人致乞致仕表〉:「臣又聞驅奔效駕,先輟於羸駘。」

  2. 比喻庸才。隋·江總〈勞酒賦〉:「謬陳力而策駘,豈酬恩于暮年。」

動
  1. 脫除、脫落。《後漢書·卷四二·崔寔傳》:「自數世以來,政多恩貸,馭委其轡,馬駘其銜。」

駘ㄉㄞˋdài
  1. 參見「駘蕩 」條。

© 漢典
【亥集上】【馬】 駘·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5

駘 《康熙字典》

【亥集上】【馬】 駘·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5

【唐韻】徒哀切【集韻】【韻會】【正韻】堂來切,𠀤音臺。【玉篇】駑馬銜脫也。【崔寔政論】馬駘其銜。

又駘蕩,曠遠也。

又地名。【左傳·昭九年】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註】駘在始平武功縣。

又【哀六年】遷孺子於駘。【註】駘,齊邑。【釋文】他才反。

又徒來反。

又神名。【韻會】金天氏子曰晞,生允格臺駘。

又人名。【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王駘。

又【五音集韻】土來切,音胎。義同。

又【廣韻】徒亥切【集韻】【正韻】蕩亥切,𠀤音待。【玉篇】駘蕩,廣大意。

又【正字通】春色舒放曰駘蕩。

又【廣韻】疲也,鈍也。

又【類篇】駘騱,馬不進也。

又【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焉,曰哀駘它。【音義】駘音殆。李云:哀駘,醜貌。它,其名也。

又與跆同。【史記·天官書】兵相駘籍。【前漢書】作跆。

© 漢典
【卷十】【馬】

駘 《说文解字》

【卷十】【馬】
『說文解字』

馬銜脫也。从馬台聲。徒哀切

『說文解字注』

(駘)馬銜脫也。銜者、馬勒口中者也。脫當作挩、解也。馬銜不在馬口中、則無以控制其馬。崔實政論曰馬駘其銜是也。銜脫則行遲鈍。廣雅曰駑駘也是也。又引伸爲寬大之意。漢有臺名駘盪及春色駘蕩是也。从馬。台聲。徒哀切。一部。亦徒亥切。

© 漢典

駘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Ąi˧˥; tĄi˥˧ 日语读音 NUGU NIBUI OROKA韩语罗马 THA现代韩语 태

客家话 [海陆腔] toi2 [台湾四县腔] toi2 [客英字典] toi2 [梅县腔] koi3粤语 toi4潮州话 tai5

近代音 透母 皆來韻 平聲陰 臺小空;中古音 定母 咍韻 平聲 臺小韻 徒哀切 一等 開口;定母 海韻 上聲 駘小韻 徒亥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咍部 ;定母 咍部 ;王力系统:定母 之部 ;定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駘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駘」 說文‧馬部「駘」「骀」 「駘」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骀
𩦽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苔(tai2)
    2. 㒗(tai2)
    3. 䢰(tai2)
    4. 㸀(tai2)
    5. 㣍(tai2)
    6. 台(tai2)
    7. 臺(tai2)
    8. 抬(tai2)
    9. 鮐(tai2)
    10. 枱(tai2)
    11. 旲(tai2)
    12. 斄(tai2)
    13. 帯(dai4)
    14. 䲦(dai4)
    15. 簤(dai4)
    16. 詒(dai4)
    17. 霴(dai4)
    18. 蝳(dai4)
    19. 垈(dai4)
    20. 貸(dai4)
    21. 带(dai4)
    22. 㶡(dai4)
    23. 䈆(dai4)
    24. 大(dai4)
同部首
    1. 䮰
    2. 駉
    3. 驪
    4. 䭵
    5. 騭
    6. 駓
    7. 驫
    8. 騹
    9. 驓
    10. 䮁
    11. 䮖
    12. 騇
同筆畫
    1. 𠏫
    2. 𠏃
    3. 暲
    4. 緹
    5. 嬉
    6. 翭
    7. 䲸
    8. 䋿
    9. 慹
    10. 䔽
    11. 黆
    12. 輝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