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pī

ㄆㄧ

部首 馬

部外 5

總筆畫 15

䮆 𩣚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9D3

左右结构

12112544441324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cgig|codg

sfmfm

cuga

71319

拼音 pī

注音 ㄆㄧ

部首 馬 部外 5總筆劃 15

統一碼 99D3筆順 121125444413241

駓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駓

pī ㄆㄧˉ

     ◎ 毛色黃白相雜的馬。亦稱“桃花馬”。

英語 gallop

法語 (cheval)​

© 漢典

駓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駓 pī

〈名〉

(形聲。從馬,丕聲。本義:毛色黃白相雜的馬) 同本義。又名桃花馬 [yellow-white horse]

駓,黃馬白毛也。——《說文》

黃白雜毛,駓。——《爾雅》

有騅有駓,有騂有騏。——《詩·魯頌·駉》

詞性變化


◎ 駓 pī

〈形〉

(1) 疾走的樣子 [gallopping]

逐人駓駓些。——《楚辭·招魂》。注:“走貌。”

(2) 又如:駓駓(疾走的樣子);駓騃(疾走的樣子)

© 漢典

駓 國語辭典

駓ㄆㄧpī
名
  1. 黃白雜毛的馬。《詩經·魯頌·駉》:「有騅有駓,有騂有騏。」漢·鄭玄·箋:「黃白雜毛 曰駓。」

© 漢典
【亥集上】【馬】 駓·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5

駓 《康熙字典》

【亥集上】【馬】 駓·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5

【唐韻】敷悲切【集韻】【韻會】攀悲切,𠀤音丕。【玉篇】駓駓,走貌。【楚辭·招魂】逐人駓駓些。【註】駓駓,走貌。

又【爾雅·䆁畜】黃白雜毛曰駓。【註】今桃花馬。【詩·魯頌】有騅有駓。

又【集韻】貧悲切,音皮。義同。 【集韻】或作䮆。

© 漢典
【卷十】【馬】

駓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駓”字頭,請參考“駓”字:)
【卷十】【馬】
『說文解字』

黃馬白毛也。从馬丕聲。𢾭悲切

© 漢典

駓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ʰi˥ 日语读音 SHIRAKAGE

客家话 [海陆腔] pi1 [客英字典] pi1 [台湾四县腔] pi1 [梅县腔] pi1粤语 pei1 pei3潮州话 pi1

近代音 中古音 滂母 脂韻 平聲 丕小韻 敷悲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滂母 咍部 ;王力系统:滂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駓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駓」 說文‧馬部「駓」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䮆
𩣚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䯱(pi1)
    2. 伓(pi1)
    3. 錍(pi1)
    4. 妚(pi1)
    5. 铍(pi1)
    6. 豾(pi1)
    7. 䫠(pi1)
    8. 秛(pi1)
    9. 狓(pi1)
    10. 礕(pi1)
    11. 被(pi1)
    12. 秠(pi1)
同部首
    1. 䮗
    2. 䮔
    3. 騽
    4. 騇
    5. 驢
    6. 駟
    7. 駶
    8. 騳
    9. 駗
    10. 驪
    11. 駧
    12. 䮯
同筆畫
    1. 潁
    2. 䋴
    3. 䵺
    4. 㯄
    5. 𠏣
    6. 𠏱
    7. 歑
    8. 憓
    9. 㾾
    10. 霉
    11. 䢪
    12. 潗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